当然,如果曹丞相真的举大军前来,你们就退军就是
斐潜看着南面的方向,不过我想,曹丞相没那么傻所以,你看,其实只要提前做好计划,做好准备,以及想清楚所有大概的可能性,是不是很简单?
话虽然如此,但是实际上也并不简单。
斐潜有意这么说,一方面是为了宽慰黄旭,让他能够尽可能的施展才智,而不至于因为紧张而导致畏手畏脚,另外一方面则是对于曹军来说,大河以北的棋盘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可以盘旋拓展的余地并不大
曹军在冀州的棋盘,原本就是凌乱不堪,现在又加上了魏延搅局,北面有幽州逼堵,南面河内又有黄旭等人收刮,想要在这么气紧且小范围内再落子,很大程度上是属于自堵气眼的行为。
毕竟现在冀州只有一只眼,邺城,温县这里只能算是半只眼,能不能打劫活,还要看劫材够不够
这一点,斐潜知道,而且斐潜知道曹操也是知道
所以又绕回去了对不对?
斐潜安排妥当,最后勉励了黄旭几句,登上了船只,向南岸而去。虽然说,斐潜教黄旭的这些办法,先做预案然后再根据预案来安排,多少是有些教条主义,书面文章,但是黄旭手下还有姜冏和朱灵,足够在即便是黄旭的指令不是很完美的情况下,进行自动修正和补充了。
温县城下,围城营地。
柳珩一行人的到来,受到了朱灵的热情接待。
朱灵接到了黄旭传递而来的消息,同时他也深知这些本地士族子弟的价值,不仅在于他们带来的少量人手和物资,更在于他们对温县乃至河内郡的深入了解,以及他们投效所代表的政治风向意义,自然就不可能摆什么架子,而是根据柳珩等人的擅长项目,被安排在营中,或是协助处理一些文书、或是充当向导、或是安抚新附民众
这些河内子弟积极的身影,很快便在营中活跃起来。
新皈依的信徒,总是会有高涨的热情。
河内子弟也不例外,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尽快的融入骠骑队列,并且积攒功绩
虽然说程昱施行了焦土策略,但是并不是能够像是核弹头一样可以持续污染,所以只需要从远处将木材什么的拖拽而来,再清理温县城外的一些生物污染源,也就可以陆续建设围困温县的营地了。
一开始建立的是野战营地,然后扩建成为半永久营地。
木材,器具,从远处不断地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