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义,还是荀恽,都还活得好好的,之前的事情也都揭过不提了。
批评教育之后,还是好同志么,培养干部不容易啊!
上位者的子女,有更多的容错率。
这不管古今中外,都是如此的
就像是现在,荀彧甚至可以用这嵩山战事来给荀恽浇灌营养,提供成长的经验
大不了就当做丢了几个小目标。
被寄予厚望的荀二代,思索良久,起身走到了舆图之前,伸出手指向舆图上一点。
正是扼守要冲的飞狐废军堡的位置。
此地失而复得,多次争夺,实为连接之命脉,如今在我军之手,便是司马眼中之钉,喉中之鲠。他若真想打通嵩山与宛城之联络,或觅机重创我军,此地便是锁钥之所在。
荀恽说到这里,略微顿了顿,仿佛在梳理自己的思绪,司马此獠派这千余援军,便是诱饵,诱我分兵阻截埋伏他料定我等必会派兵应对,或阻援军,或袭击鬼哭隘口此乃阳谋也故而,等此獠知晓我军分出必然会派人袭击此堡!
荀恽分析着,不由得被自己的分析吓了一跳,吸了一口汝南炒饼,父亲大人此獠竟敢如此大胆?趁我军兵力被牵制,强攻废军堡?!他他敢如此行险?我军在废军堡已有防备!
他有何不敢?荀彧眼中闪过一丝凝重,前番他便是如此破了军堡此人用兵,胆大心细,惯于行险中求胜。雨势连绵,固然不利行军,却也遮蔽视线,利于奇袭。我军新筑工事,根基未稳,连日阴雨,土石松软,更易攀爬。此正天时地利皆在他岂会放过?
荀彧虽然在嵩山之前,并未和司马懿交过手,但是根据司马懿过往行为模式,尤其是在之前军堡的争夺当中,曹义的大败,正是被司马懿看穿其冒进,以佯攻诱其深入,主力侧击而得手,而这一次司马懿示弱,只是派遣少量援军,其剩余的主力必然是蓄势待发,准备着什么后手。
而且废军堡的战略价值毋庸置疑,是双方必争之地。
司马懿要打通南线或重创曹军,此地是绕不开的障碍。
大雨虽带来困难,但也提供了掩护。
荀彧判断司马懿会利用这一点进行突袭,甚至是预判了司马懿会预判他的预判。
司马懿不会轻易上当,所以第一步救援宛城是虚招,目的是引出曹军应对,从而暴露弱点
那父亲为何还让韩将军领兵离堡?荀恽忧心忡忡。
若是韩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