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现在告诉高泰祥是给他一个机会,来人我现在起草将诏书,告诉他如果高泰祥愿意归顺于我,他可保留王威穴位,同时保留他行政官员的以及一部分的大理国军队,其他各部队归顺我们指挥。”
熊辉反问:“他现在是皇帝,让他撤地封王这一点恐怕他很难答应吧。”
“试试看,命令南方诸军,果断出击!”
十日后。
大理国姚安宫殿内,高泰祥看着面前的苏夏诏书气的拍桌子:“苏夏你个乳臭未干的小儿竟然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大理国十万大军也不是吃素的。”
不过,这话一出,一旁的左右幕僚连忙问:“陛下,那苏夏都说什么了?”
高泰祥气不打一出来,丢过苏夏发给他的诏书:“你们自己看看吧,让我们当他的藩属郡国归顺与他,否则他就要倾巢而下,苏夏小子野心不小,他灭了宋难道还不够?还要打起来我们大理国的主意。”
话说到这了这,一旁的幕僚忙说:可是宋八十万禁军和厢军都不是他的对手,凭我们的1十几万兵马怎么可能打得过他吗?现在他们在静江城已经击败了最为精锐的宋军,连赵无极都不是他们的对手,那赵无极几年前在和我们的激战当中损伤了我们多少军队?”
再说了,他们的招数对我们也不算全然无利,我们这几万大军怎么会是他们的对手,我看他们的条件虽然对咱们也只是一个底线吧,我们可以再商量,让他们保留一支我们自己的私军,而且还是自治,同时希望如果真的成立的话,他们要多给我们的钱财,这些东西可以谈的嘛,就算他不答应最后没有谈成,我们也可以整军备战。”
高泰祥沉思了很久,两天后,同意了幕僚的这个决定。
一个月后,大理国宣布归顺华夏国,大理国自称为藩国,高泰祥为大理王。
不过相对于苏夏提出的条件,高泰祥做出了取舍,但争取到了原有官员不做过多调整的变化。
实际上,高泰祥的条件除了删减部分军队数量和允许华夏国驻军,除此之外,保留了高度自治。
不过,这样还是避免两国交战,避免了血雨腥风。苏夏立刻下令手下的大军出动,调拨两万精锐的护国军进占领大理国。
另外,他下令,即便是所有的官员都不变,但把大理国中官员所有的郡县长官推荐任命,但必须经过我华夏国批准的任命书,同时他命令要多和大理国做贸易往来,允许他们和内地多做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