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一手做好打的准备,另一手做好议和的准备,辽国如今日薄西山,颓势渐显,辽帝不一定有勇敢跟我大宋硬刚到底,朝堂上也应该会出现别的声音。”
许将目光闪动:“子安的意思是,辽国可能会主动议和,放弃燕云十六州以换取两国休兵?”
赵孝骞望向他,微笑道:“冲元先生若是辽帝,你敢拿这仅剩的二十余万兵马,赌上社稷国运吗?”
许将怔忪片刻,苦笑摇头:“老夫没那么大的魄力,利弊权衡之下,议和偏安或能勉强为国祚续命。”
赵孝骞点头道:“所以,辽帝应该更煎熬,满心不甘却无能为力,如果他理智尚存,我认为他最终会选择遣使议和。”
“如若辽帝欲议和,子安如何抉择?”
“当然答应啊,我又不傻,能兵不血刃收复燕云,减少将士的伤亡,谁会拒绝?”
“但议和之后,宋辽两国签下和议,从此永罢刀兵,我大宋再无理由兴王师灭辽了,怎么办?”许将追问道。
赵孝骞叹了口气。
状元公虽然学识渊博,文才绝世,但还是太讲道德,太放不下面子了。
“冲元先生,国与国之间,讲的是实力和利弊,而不是所谓的契约精神,收复燕云后,我大宋再次积蓄力量,随便找个借口就能继续对辽国开战,多简单的事,比如我们某个士兵在辽国境内失踪”
许将一怔,立马明白了赵孝骞话里的意思,脸色顿时有些复杂,看得出他内心的挣扎,在道德和家国功业之间煎熬不已。
种建中却笑了:“殿下所言,甚合末将口味,没错,咱们拳头硬,想打就打,岂是一张和议废纸能约束的?”
赵孝骞朝他赞许地竖起大拇指:“你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