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君。”
赵孝骞嘴角一勾:“睦王赵偲?呵,倒是个不错的人选,不过,赵偲今年才十二岁,主幼国疑,君弱臣强,对大宋社稷来说,真的合适吗?”
简王和端王倒了,申王赵佖是个盲人,那么哲宗赵煦只剩下两个兄弟,莘王赵俣和睦王赵偲。
理论上,大宋未来的新君是要从这两位里面选一个的,不过,那只是理论。
今日的大宋新君人选,实力才能代表一切。
或许大多数朝臣们都没看清现实。
现实就是,如今的大宋,已是玄武门继承制了。
此时此刻,燕云边军攻破了汴京金耀门,数万兵马直入城内,包围皇宫,接管汴京城防,它的意义其实跟夺玄武门成功的李世民差不多。
大宋未来的新君,不可能是莘王或睦王。
哪怕赵孝骞主动退让,将皇位拱手让给他们,他们大概率是没胆子坐上去的,朝中没有任何根基,年岁又小,还想当皇帝,不如抬眼看看赵佶的下场。
思忖半晌,赵孝骞缓缓道:“皇城司继续监视朝臣,尤其是旧党官员,但不必有任何举动,旧党在朝堂上翻不起太大的风浪了。”
这是实话,托大宋那位心眼特别小的宰相的福,拜相之后对旧党如同杀父仇人一般赶尽杀绝,数年之内,朝中旧党被打压得没有喘息之机,朝堂上的旧党阵营已然很弱小了。
挥了挥手,赵孝骞令甄庆退下。
紧接着,一名黑衣蒙面的汉子走到禁军保护圈的外围,赵孝骞淡淡地扫了他一眼,便知他的身份,令禁军放他过来。
黑衣人见面行礼,说话很简洁:“禀世子,今早殿前司之乱,王爷已提前知晓,上午悄悄进宫接走了太后,二人此时在距离皇宫不远的一处民宅内暂避,王爷带话过来,请世子放心。”
赵孝骞稍稍松了口气,尽管知道这位活爹一定不会那么蠢被赵佶和曾布活捉,但此时听到他无恙的消息,还是感到了安心。
不过令他稍感意外的是,活爹不能能轻松避难自救,居然还有闲心顺便把太后救出来。
知父莫若子,赵孝骞猜测了一会儿,觉得除了利益的原因外,让这位贪生怕死的活爹勇闯皇宫救人的最大动机就是没睡够。
清楚活爹的口味,尤好寡妇这一口,而向太后,显然是寡妇中的极品,赵颢肯定舍不得让她死在兵祸之中。
很好,这很赵颢。
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