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座能压死他们的大山。”
“参与修改新政的官员,首先应该下放到民间乡村,跟农户们同吃同住,一同参与耕作,到了秋收之时,跟普通农户一样向官府缴纳粮赋,再算算所余多少,剩下的粮食能否养活一家老小。”
赵孝骞认真地道:“我若即位,这件事是一定要做的,没有商量的余地,不要以为当了官就高人一等,没有了解过乡村农户实际情况的官员,吏部的考核不能通过。”
“这些下放到地方上的官员就是朝堂的种子,一年两年,三年四年,我等他们回来,总结各地民间乡村的实际情况。”
“以这些实际情况为基础,修改现行的新政条款,做到每一条都对百姓有实惠,让普通百姓成为新政真正的受益者,而不是沦为朝堂党系争斗的工具。”
赵孝骞盯着章惇的眼睛,缓缓道:“章相公,我的建议希望你认真考虑,并且与我配合。我知道推行新政,继承介甫先生的遗志,是你毕生的理想,我们一起合作,让这个理想变得更完美,岂不圆满?”
“朝堂里的官员们坐在官署里享着清福,这些人一拍脑袋做出的决定,新政就出炉了,这样的新政值得推行吗?有没有考虑过百姓能否真的受益?它到底是善政还是恶政。”
“高高在上的官员们都稀里糊涂,从皇帝到宰相也浑浑噩噩,一说就必须要推行新政,新政是好是坏也不管,这不是做事的态度,也给你的理想抹了黑,章相公以为然否?”
“新政究竟是好是坏,它要不要修改,要改哪些地方,你我现在都不清楚,所以,必须让官员们下放到地方,捕风捉影道听途说,都不如亲身参与体验。”
“我曾经听人说过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也请章相公牢牢记住,你若是认同,那么接下来经过修改后的大宋新政不会太差,百姓们更不会在背地里骂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