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御街上。
新君议定,赵孝骞即将登基,只等太史局掐算黄道吉日。
但赵孝骞还是很想知道市井坊间百姓们的反应。
如果百姓对他登基的消息恨恨咒骂,甚至向他扔臭鸡蛋烂白菜,这个皇帝还是要当的。
别人朝我扔泥巴,我拿泥巴种荷花。要的就是这种不要脸,唾面自干的劲儿。
因为民间几句咒骂就放弃偌大的权力,是不是傻?
幸好,市井坊间并没有骂声,百姓们反而对赵孝骞的登基充满了期待。
他们期待大宋出现新的气象,新的政策。
普通的平民,绝大部分都是不识字的,自然不太懂什么大道理,但他们的愿望却很朴实。
只希望大宋的帝王一代比一代强,给百姓们的福祉一代比一代多,他们的日子一代比一代有奔头。
赵孝骞这些年做出的功绩,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名望,这样的人当上皇帝,百姓们自然没有意见。
御街从北走到南,赵孝骞戴着斗笠,故意在人群中驻足停留,倾听百姓们的议论。
许久后,赵孝骞满意地点头。
今日的汴京城,其实是处在一种欢欣喜悦的气氛下的,不过由于大宋正处于国丧期,百姓们的喜悦不便表露,但赵孝骞能明显感受到空气里洋溢着的喜气。
所以,自己算不算“众望所归”?
走在街上,赵孝骞的思绪有点乱,未来如何治理这个国家,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陌生的且难度极高的挑战。
稍微做错了决策,史书上会骂他昏君,朝臣和百姓也会对他失望。
当得知自己已被确立为大宋皇帝后,赵孝骞就感到自己肩上莫名多了极其沉重的压力。
陈守亦步亦趋跟在他身后,时刻小心环视四周的环境,脸上的担忧忐忑之色无法掩饰。
赵孝骞即将登基成为大宋皇帝,陈守的压力也很大,立马将赵孝骞身边的安保升级了。
此刻看似赵孝骞独自走在人群中,实则他的周围布满了乔装的禁军高手,任何可疑的人都不可能接近他。
“世子官家,该回王府了吧?”陈守忍不住劝道。
赵孝骞一怔,抬头看了看天色,确实到饭点了。
“不回王府,咱们去州桥,张小乙他婆娘的蒸鱼手艺我垂涎已久了,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