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有轻重缓急,有些事情迫切想做,可现实并不允许”
迟疑了一下,章惇道:“这几年殿下率军抗击辽国,虽说每战皆捷,鼓舞大宋臣民人心,也为大宋开拓了疆土,臣固然为殿下的雄才伟略高兴,可是作为宰相,臣不得不提醒殿下”
“大宋这几年用兵频繁,抗击辽国动辄十万大军,还不包括间接辅助的各地厢军,乡军团练,调动的民夫徭役辎重等等,可以说,殿下前方兵马一动,臣在后方就要支应数十万人马的吃喝。”
“大宋国库岁入过亿,这一点不假,可国库的支出也不能全部给前线的将士,偌大的疆域,每天发生那么多的意外和预订支出,说实话,如今大宋的国库,已经快空了。”
赵孝骞的脚步突然一顿,神情终于出现了一丝变化。
实话确实不好听,但章惇既然开了口,只能硬着头皮道:“殿下若欲即位后立马便发起灭辽灭夏之国战,请恕臣直言,国库支应不起一场大战了,如今才五月,等今年的秋赋入库尚需数月”
“秋赋入库后,同样也支应不起,很多固定的支出其实已经提前预支出去了,一场灭国大战至少耗时一两年,国库拿不出这么多粮食供将士们吃喝。”
赵孝骞微微动容,沉默许久,叹了口气道:“看来首先还是要与民休养,让大宋慢慢恢复和积攒元气,之后才能发起国战。”
章惇欣悦长揖道:“殿下能这么想,大宋之幸也,苍生之幸也。”
赵孝骞瞥了他一眼,道:“别把我当作穷兵黩武的暴君,我做事之前必然要想到后果的,实力允许的话,自然无所顾忌出去浪一浪,实力不允许,就老老实实蛰伏,不给自己惹麻烦。”
章惇笑道:“是这个道理,殿下说得通俗易懂。”
赵孝骞继续沉默地往前走着,章惇则小心翼翼地跟随。
良久,赵孝骞又道:“子厚先生,我做事喜欢务实,不喜欢搞那些虚的东西,明白我的意思吗?”
章惇顿了顿,道:“臣以前不明白,但现在明白了。”
赵孝骞嗯了一声,道:“既然与民休养,咱们朝堂君臣就踏踏实实地把事情做好,首先解决修正新政条款的问题,这件事牵扯了太多的人和事,还望子厚先生与我齐心协力,咱们劲儿往一处使。”
“登基大典后,我会与政事堂的诸公一同商议新政的修正,另外,还是那句话,朝中一些官员要下放,要深入民间,参与劳作,了解百姓疾苦,再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