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颢欣慰大笑,又问道:“会说话了吧?”
“会说一些简单的句子了,也会叫人了,不过说得很少,大约是被宠得过分,平日里不需要他说什么,小手一指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所以索性懒得说话,儿媳心里也急得很呢。”
赵颢笑道:“无妨,慢慢来便是,所谓‘贵人语迟’,说话这事儿急不得,年岁稍长一点,该学会的话儿自然就会了。”
袅袅笑着凑近儿子,期待地指着赵孝骞道:“昊儿,他是你的父亲,叫爹。”
正在聊天的一桌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赵昊,赵孝骞也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儿子。
袅袅又鼓励了几句,赵昊这才望向赵孝骞,小小的嘴儿嗫嚅几下,从小嘴里迸出一个不标准的字:“哒!”
众人顿时笑开了,赵孝骞却大喜过望,看着儿子继续鼓励道:“再叫一声。”
“哒!”
“哎!”赵孝骞大声应道,不知何故,眼圈突然红了,一股浓浓的幸福感充斥心间。
众人再次大笑。
满堂欢喜,岁月静好。
赵颢越看孙儿越疼爱,叹道:“这孩子有一股灵性,待他再长大一点,请几位当世大儒好生教授学问,将来必然不凡,咱家的长子长孙肯定有出息。”
赵孝骞眼眸中光芒闪动,道:“儒家的经义学问,稍微学一学便是,我会亲自教他一些理工知识,这才是兴国的根本。”
赵颢不解地道:“理工知识?”
“孩儿造的燧发枪,火药,红衣大炮,包括雪盐提纯等等,这些其实都属于理工知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对国家来说,真正需要的不是儒家的子曰诗云,而是实干兴邦。”
“将来灭了辽夏后,大宋江山一统,那时咱们的眼光要放到大海的另一端,所以大宋还需要很多人才,包括造船,造新式火器,种植新的粮种,我的孩子自然也要学会很多本事。”
在座众人皆惊讶地看着他。
他们没想到,赵孝骞谋划得如此长远,对国家,对家族,对子孙后代,都有着清晰明了的规划。
赵孝骞缓缓道:“自古华夏大一统王朝,国祚始终迈不过三百年坎儿,我希望将来某一天,子孙后代的皇位保不住了,不得不远避海外以保身,他们每个人仍然有一身神奇的本事,这是东山再起最大的资本。”
环视震惊的众人,赵孝骞笑了:“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