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灵魂来自另外一个世界。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原主本有挣扎求生的机会,只是他自己选择了放弃。
按说一个风华正茂前程远大的年轻人,为何会有这样强烈的自毁倾向?
薛淮十分不解,他想知道从参加科举到如今这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原主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
顺着记忆的枝蔓仔细探寻,薛淮的面色渐渐严肃起来。
大体而言,这就是一个拥有天胡开局,却将一手好牌打烂的悲剧故事。
原主不光有亡父留下的香火情,有天子的赏识和关注,有从小到大传扬的神童之名,有令人赞赏的真才实学,在朝中还有两尊靠山。
其一是工部尚书薛明纶,他乃河东薛氏嫡系出身,与薛明章算是族兄弟。虽说已经出了五服,但一笔写不出两个薛字,官场上连同乡都能成为同盟,更何况他们这层关系。
其二便是礼部左侍郎沈望,此人是两年前庚辰科会试的主考官,也就是薛淮的科举座师。他虽官职不算顶尖,但作为朝野公认的清流领袖,在内阁重臣面前也有一席之地。
按说有这样强大的背景和人脉,薛淮哪怕天资普通,只要按部就班三年一磨堪,将来不说一定能入阁,成为衣紫重臣肯定大有希望。
但是——
薛明章生前以清正骨鲠著称,他在扬州知府任上还兼着巡盐御史一职,当地百姓称赞他是菩萨心肠金刚手腕,那些狡猾凶狠的盐商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生活穷苦的匠户们对他更是感恩戴德。
薛明章因政绩突出入朝为官,他对薛淮的教育从未放松,哪怕是在临终之前,都在叮嘱薛淮要做一个于国于民有益的忠贞之士。
故此,当原主踏入官场后,他将亡父的教导奉为圭臬,短短半年就成为朝野闻名的刺头。
如今的大燕承平日久,朝中则是乌烟瘴气群魔乱舞,尤其是以内阁首辅宁珩之为首的宁党,他们阿谀奉承蒙蔽圣人,在朝中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在地方苛捐杂税鱼肉百姓。
原主对此自然无法视而不见,哪怕宁党骨干之一就是工部尚书薛明纶,他也绝对不肯向这群魑魅魍魉低头臣服。
这两年原主经常弹劾宁党中人,成功的次数寥寥无几,那些弹章大多如石沉大海。
原主深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很薄弱,因此他时常求助座师沈望,毕竟恩师是清流领袖,天然就和那些佞臣立场敌对。
然而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