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翰林院的体系中,掌院学士总揽全局,接下来便是侍读学士和侍讲学士,这两个职事虽然只有从五品,却已经是翰林序列的高官,下一步外放至少是知府,入詹事府或者国子监中转数年则可迁任六部侍郎。
薛淮太年轻,骤登高位绝非好事。
他心中暗暗一叹,太子此言含义清晰,无非是告诉他,宁珩之对他不安好心,是太子殿下帮了他一把。
这种一上来就示恩的手段并不高明,问题在于对方是正儿八经的东宫储君,薛淮难道还能不知好歹?
他微微垂首道:“多谢殿下提点。”
“切莫如此。”
太子摆了摆手,直言道:“你升官是因为你为朝廷尽心办事,是因为你自己立下的功劳,和孤没有关系,而且宁首辅也是看重你的才能,希望朝廷汇聚英才。孤说这些并非是要让薛侍读承情,而是希望你在孤面前不必太过拘谨。”
他望着薛淮的双眼继续说道:“因为孤很欣赏你。”
薛淮没有傻到顺着对方的话锋,他始终牢记今日的任务——给太子讲读经史,不牵扯其他话题。
太子自然明白薛淮恭谨姿态背后的含义,倒也没有在意,从容道:“不知薛侍读今日要为孤讲哪一段经史?”
薛淮抬起头来,沉静地说道:“禀殿下,今日臣要讲的是西汉昭帝辨霍光之忠。”
此言一出,太子目光微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