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同知自从履任扬州后,横冲直撞一意孤行,将扬州境内弄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我家通判大人和府衙诸位大人早就想弹劾他,奈何薛同知背景深厚,朝中靠山犹如参天大树,连布政司都不敢轻易处置。县尊可知前段时间仪真县青山镇之事?”
“有所耳闻。”
罗通心中一动,略显热切地说道:“你是说盐运司和漕运衙门也对薛同知心生不满?”
如今扬州本地官吏因为薛淮的手段叫苦连天,假如那两处衙门也有意出手,说不定真能把薛淮这个瘟神送走。
刘嵩故作神秘地说道:“小人如何知晓此等隐秘?不过小人听说盐运司陈副使那日丢了好大的脸面,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罗通知道他为何欲言又止,一想到过往收了这些盐商不少好处,把柄就捏在对方手里,再加上如今薛淮带来的危机感令他夜不能寐,他抬眼看向桌上的匣子,旋即伸手拿起匣子,起身放入书架下面的暗格里。
“多谢县尊赏面。”
刘嵩满面笑容。
罗通回身坐下,不再遮掩道:“说吧,通判大人和刘家老爷子有何计划?”
“县尊请听小人细说。”
刘嵩当然不会把刘傅的计划和盘托出,但仅仅是他选择性的述说,便已经让罗通面色变幻不断。
良久,罗通暗暗咬牙道:“好,就按你说的办!”
刘嵩提醒道:“县尊,眼下薛同知一行还在宝应县巡查,我们得抓紧时间做好准备。”
罗通决然道:“自当如此。”
就在罗知县与人密议之时,县城往西二十余里的李中镇,一行五位行商牵着驽马进入镇内。
此镇毗邻得胜湖,百姓们以打鱼和农耕为生,生活贫苦困顿。
镇区面积不大,仅有三百余户,只不过因为地处兴化县和宝应县的接壤处,时常有外乡人路过,那几位行商的到来并未引起本地百姓的过多关注。
临近正午,五位行商来到镇上唯一的茶水铺子,其中一人开口说道:“老丈,来五碗茶,再来一些吃食。”
“行,就来,客人先坐一会。”
经营茶水铺的是一对祖孙,老者年过五旬,脊背已经佝偻,孙女约莫十一二岁的样子,十分懂事地帮祖父打下手。
这种地方不比大城,没有那么多规矩,因此老者的礼数不太讲究,这几位行商亦不在意。
片刻过后,老者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