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浪看向桌上的自传,脑海中浮现那个在火海里狂笑的人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花开两生面,人生佛魔间
人性有两面。
佛说,要善,我要用慈悲,渡尽众生,让他们往生极乐世界,与我为伴。
魔说,要恶,我要用邪魅,亡尽众生,让他们堕下阿鼻地狱,与我为仆。
你很矛盾,不知到底应该听谁的?
汝问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
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即心是佛,亦复如是
华严经中的某些宗教理念,道出了薛怀义对人生结局的反思和感悟。
佛头中的那本女帝手抄本华严经,并非传统经文。
而是一个得到这本自传的古人,尝试着用“心魔”、“轮回转世”、“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等等宗教概念,来尝试理解自己手中这本“天书”。
而薛怀义半路出家,当然也不是因为秃了才能更强,只是为了自救
毕竟千年之前,没有ct,没有核磁共振,没有脑电图,更没有各种让人从“裂开”到“愈合”的精神类药物
想要解决自身“英年早裂”的精神问题,只能用魔法打败魔法,从精神层面入手。
选择研究佛学,也并不是他病急乱投医,而是有着历史渊源的。
今人研究古人,古人研究更古人。
千年之后的孟浪研究“前辈”,正如千年之前的薛怀义研究“前辈”的“前辈”。
目的无非都是从“前辈”的身上获得这本书的某些“使用经验”
而薛怀义之前,得到这本书的“前辈”,恰恰正是两位高僧!
要说到这本书与“中土佛教”的爱恨情仇,那就不得不说到有关这本书,后半段的“历史编年史”了
按照薛同志考古所得的“历史正文”。
东汉之前,因为当时知识体系和生产力都较为落后,人类对大自然依旧保持着敬畏。
包括河图、洛书、太公阴符、太平要术等传说中的天书,衍生出的大多都是道教典籍。
比如着名的易经、黄帝内经,又比如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命数占卜
关于这本书籍,流传出的更多是玄之又玄的道家神话传奇。
而汉末三国之后,这本书曾经长时间失去踪影。
随后便是西晋八王之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空长青 作品《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第四百一十二章 遁入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