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电流大小和方向。
随着电流的变化,阵法中的磁性晶体开始发出不同频率的振动,产生出复杂而有序的电磁场。
那股经过精心调控的电磁场如同一只无形却精准的大手,从阵法的各个方向汇聚向平台上的纳米级金刚石簇。
当电磁场与材料接触的瞬间,整个密室都微微震动起来。
纳米级金刚石簇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开始剧烈地振荡起来,其表面的原子受到电磁力的影响,逐渐打破了原有的平衡状态。
吴文全神贯注,精准地监测着电磁场的变化和材料的反应,实时获取电磁场的强度、频率和分布信息,并根据这些数据不断微调电磁阵法的参数。
在电磁场的持续作用下,纳米级金刚石簇的原子开始重新排列组合。
它们像是一群被精确指挥的舞者,按照电磁场设定的规则相互靠近、结合,慢慢地形成了一片片薄如蝉翼的形状。
接下来,就是对薄片进行最后的精细雕琢。
吴文利用电磁场在薄片上诱导出特定的电荷分布,形成一个个微观的电磁图案。
这些图案,正是“意识接引令”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通过精确控制电磁场的强度和时间,薄片上被刻画出条条复杂而精确的符文和线路。
这些符文和线路如同微观世界的电路,能够在感受到微弱的脑电波时就被激活。
随着第一个接引令被制作出来,接下来的炼制过程就更加顺利了许多。
吴文有条不紊地继续取用纳米级金刚石簇材料,重复着之前的步骤。
通过编程控制电磁阵法的自动化运行,实现了炼制过程的批量化和标准化。
特别是吴文还让祭灵帮忙看守阵法,自己就变得更加轻松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枚枚薄如蝉翼的“意识接引令”在阵法中心不断诞生,整齐地排列在平台上。
最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三万多枚“意识接引令”便被全部炼制完成。
这么多接引令,虽然数量庞大,但其实只消耗了几十斤的金刚石簇。
相较于这三十多吨的原材料,就如同只是刮了一层皮一样。
而在这期间,吴文让大祭司召集的三万突厥信徒,也早就陆陆续续聚集在祭祀之地。
将三万件接引令收好,吴文刚一走出密室,大祭司便立马迎上前来。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是十三香 作品《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第三百零四章 集众生之智:个体户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