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趸船,就是在风暴里,被礁石撞破底舱的那艘大船上的人。此船的船老大是一船之主,下面船工都是手下,建国了,船老大理所当然的就是海花国的高祖了。
船老大出身是大德国和白巾国界河里跑船的漕帮分舵主,这个舵主管理六条船,手下两百多人,平常在界河上利用四通八达的水路运货赚钱。
漕帮给客人运货,看什么货物好卖赚钱,自己也运货。
那时候白巾国和大德国关系尚好,只是白巾国突然袭了逍遥王王位的新王爷,管起了漕运税收。新官上任,首先是为了皇家的税收着想,连带着他自己也中饱私囊。
他袭了父辈的王位以后,以白巾国国家的名义,突然大幅提高漕运税费,压榨漕运利润,导致两国漕运行业利润降低,整个行业持续低落。
船老大姓赵,名叫赵东风,那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手下六条船,往来两国之间,每年利润可观。手下和他一起混饭吃的,有着两百多人。
他们是漕帮,因为会面对水匪劫杀,不会武艺自保的就不要,所以几乎人人会武功。
那时候,漕帮是普通人不能加入的,船工有个说法,就是形容船工不是普通人的。
“上了战场就是半个百夫长,进山打猎就是一个小山神,当谍探就是阴损犀利的杀手,保护商贾不受匪类刺杀,就等同于商贾的亲生子女”
这些还罢了,其余还对外伤包扎,正骨有一定的了解,头疼脑热等小的病痛,肠胃不适肢体转圜不灵活,也会治疗。
漕帮的船往来两国,口碑好,船工们的日子还过得去。
可自从白巾国新的逍遥王继位以后,漕帮因为白巾国税收大涨,一下子就处在苟延残喘的境地。因为新的逍遥王太贪婪,在运河上又多设卡口,就为了他们的皇家多搂钱。
当时,他随着手下三条船从白巾国乌蒙山回来,船上运输的皮毛,分装了三条船。
这些皮毛是他这个分舵主让手下收购的,平常的货物,比如粮食茶叶,铜铁器物都不如皮货贵重,只有海盐药品和皮货价值差不多。
再有一个月就年关了,这些货贩卖大德国,由于是冬天收来的,皮货都是霜降以后打猎得来的,动物都长了绒毛,比平常的皮货质量好得多。
现在还没有进九,京城皮裘衣服畅销,大德国的皮货样式多,用料搭配考究,许多周边国家的客商也来进货。这批货赶上了好时候,到时候货物出手,分舵上下都会过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