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前路的人们。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饱蘸着一位从旧时代废墟中崛起的新贵学者,对他心中太阳般君王的无尽礼赞和对新纪元的炽热期盼。
厨房里弥漫着茶香,面香和他心中那名为“克里斯时代”的,无比芬芳的希望之息。
克里斯登基了,在巴格尼亚的所有阶级,圈子内,哪个群体最高兴!?
其中最高兴的无疑是军人群体,不管是隶属军务部的防卫军士兵,还是属于地方武装部门管理的民兵,他们的土地都因为克里斯陛下而获得。
现在陛下终于成为国王了,他们比任何人都要高兴。
然后和军队群体同样兴奋的人,是学者们。
这有些出乎一些人的意料之外,却也属于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克里斯统一巴格尼亚群山之前,巴格尼亚这个国家,不管是前王国,还是前共和国,都有着极其草莽的特征。
这片以险峻群山和剽悍山民闻名的土地,其统治核心,无论是王室的宫廷,还是被克里斯推翻的共和国元老院的议事厅,都弥漫着浓重的任人唯亲,武力至上的气息。
贵族们,无论是世袭的还是共和国时期新晋的“权贵”,他们都牢牢把持着权力和资源,官职,肥差,领地管理权,无一不是优先分给自己的子侄,姻亲,忠诚的打手或是能带来直接好处的盟友。
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首要标准,往往是他在战场上能砍倒几个敌人,或者在家族械斗中能拉来多少帮手,而不是他读过多少书,懂得多少道理,或者能写出多漂亮的文章。
在这种环境下,知识本身的价值被严重低估,甚至被刻意忽视。
学者,知识分子,在旧巴格尼亚的社会生态位中极其尴尬。
除了本身就是贵族的学者之外,普通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的出路非常狭窄,他们要么依附于某个大家族,充当其子弟的启蒙教师,文书,而就这,在很多贵族眼中已是抬举。
如果不想依附贵族,巴格尼亚的学者就只能在这个国家少数几个大城市里,经营着门可罗雀的私人学堂,他们几乎没有体面的上升通道。
在这个国家,学问无法直接兑换成权力,财富或尊重。
长期的低地位和低回报,使得巴格尼亚的知识传承极其脆弱。
真正的知识世家属于凤毛麟角的存在,大部分所谓的学者都是凭借个人兴趣艰难摸索,缺乏系统的教育和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