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着,褚清把手里的计划书递了上去,这是樊怀生努力了好几个晚上的结果,褚清也看过了,计划非常的周详,很棒,就是不知道头发还剩多少。
樊怀生有的时候和褚清吐槽说,自从褚清工作室开始筹备,自己的头发那是成片成片的掉,褚清不以为然,这掉头发是基因的选择,到了年纪了,就和秋天的树木一样,该掉的总会掉。
“这次计划有一千万?”
邱主席惊住了,一千万啊,尤其是现在是实体出版的夕阳时代,喜欢买实体书的越来越少,喜欢看实体书的人就更加少了,所以能拿出一千万来,不知道可以帮助到多少作家,这是实打实的政绩啊。
其实像是褚清这种出道就一炮而红的作家是极为少见的,所以大家才会这么吹捧,大部分作家其实也就混个温饱,而且很有一部分作协会员们其实都不能靠着文学吃饭,主业也都是其他的。
这和美协和书协不一样,大部分美协和书协的会员都是能靠着手艺吃饭的,当个艺术老师,或者开办培训班都可以,甚至是买作品,当个很纯粹的艺术家。
作协就不行了,卖不出去书有什么办法,甚至有很多作协的作家偷偷的写网文补贴家用,或者投稿垃圾杂志,写一些自己很厌恶的东西来换取自己在文学领域生存的资粮,时间长了就废了,写不出好东西了。
虽然作协是事业单位,但是并不代表这就不是官儿啊。
“一千万,其中50%可以给作协的会员,不管是市级会员还是省级会员,但是需要审核,审核通过了就可以放款。”
褚清放下茶杯,把条件说好,不审核肯定是不可能的,而且审核权不能放出去。
“这样也行,你把这个计划书给我发一份电子版的,我去沟通上面。”
邱主席稍微冷静了一下说道,虽然这个计划非常的好,但是自己不能打包票,而且省级作协对这个计划的帮助不大。
“好的,希望能够快一点,我这里已经准备就绪了。”
俩人继续扯了一下淡,看着邱主席拿起了茶杯,褚清就告辞了。
事情很快就传到了中作协那里,主席团们还开了个会议,把计划书给其他的主席团成员们挨个发了下去,几人都低头看着计划书,不一会就看完了。
“这个褚清工作室就是那个《活着》的作者开的?”
副主席刘一文率先开口问道,这人是挺有名的老作家了,现在还担任着北平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是的,有名的天才,看这个还挺有野心的。”
“不怕他有野心,只要遵纪守法,野心再大也没关系。这个计划大家怎么看,要不要给他挂个名儿。”
“我觉得可以,我们现在好作家越来越少了,年轻一代有几个出版作家?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斋 作品《当我成了名作家后的日常》第97章 文学不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