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中最适合于外线负责盯防秦岳的那名球员。
但球场上,面对大力炸球后紧接着施展了拖曳步的秦岳,霍华德却是只得被迫中止了对秦岳的缠绕,并让出了一段足以令对方完成干拔的空间。
秦岳没有错过这一绝佳出手良机。
合球,抬手——在无比流畅地将篮球运送至最高点后,只见秦岳从容不迫地射出了这记三分。
唰——!
数值为什么永远只能作为参考?
espn,将目光转向今晚的特邀嘉宾蒂姆-哈达威,a-史密斯笑道:“嘿,蒂姆,能请你从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给我们分析一下弥赛亚刚才的这次个人进攻吗?我们都知道你是勇士队名宿,你可不能偏袒弥赛亚。”
闻言,哈达威笑道:“这次进攻,我只着重分析两个细节。第一个细节是弥赛亚通过大力炸球拉开了一段足够安全的运球距离,而第二个细节,则是他利用拖曳步成功调动了约什-霍华德的防守脚步。”
a-史密斯点头道:“在nba,这两项技术动作并不罕见,可为什么.弥赛亚总能利用它们摆脱防守球员?”
对此,哈达威解释道:“弥赛亚有6英尺11英寸的身高和7英尺6英寸的臂展,伙计,你知道当他像个后卫那样施展这两项技巧时究竟有多夸张吗?”
怎么个夸张法?
首先是对抗级别。
秦岳是一名体重达到124公斤的重型四号位,因此,在他大力炸球的过程中,一般的防守球员根本就无法阻止他的暴力启动。
其次是运球幅度。
秦岳在施展拖曳步时的幅度远大于矮个后卫,所以只要防守球员的脚步被他用拖曳步调动,那接下来,在他合球的那一刹,他所获得的空间便会远大于那些矮个后卫。
而这两者一结合,便形成了秦岳在场上那令人绝望的错位优势。
简单来说,秦岳的身体硬件决定了,当他的技术属性超过某个阈值,那一旦他把技术与自身硬件相结合.
这二者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就绝不仅仅只是一加一等于二。
espn,在详细分析了秦岳刚才的技术动作后,哈达威补充道:“弥赛亚通过他那不可思议的人球结合,无限放大了他的身材所带来的错位优势。并且,他上赛季的三分命中率还达到了36.5%,这使得他在外线持球进攻的过程中更加难以防范。”
其实在这一刻,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