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禁区闪转腾挪的艾弗森愣是利用节奏骗过了负责协防的布朗,但当他准备完成上篮时,随后回防到位的秦岳还是不留情面地将他的上篮给钉在了篮板上。
艾弗森的身高与年龄限制了他的冲框效率。
而且他的身高也导致了,一旦他突得过于深,队友无法及时跟进,那他的传球视野注定是有限的。
不过,尽管教学失败,艾弗森刚才也没说错。
因为以詹姆斯目前的体重给他带来的强大推进能力而言,如果他上个回合打得更果断一些,那即便最终无法将球打进,他也有极大概率会博得两次罚球。
总之,开场仅数个回合,这对原本在理论上兼容的外线组合
就已经充分暴露了他们在篮球理念上的分歧。
詹姆斯在无球时打得很别扭。
这与“幼詹”还没掌握后世被称为“笨分”的得分技巧有关。
后世,利用全新版本的合球规则,接球后往往还能再获得一次动能加速的詹姆斯,经常会利用直接切入、挡拆后切入以及弱侧偷袭来展开无球进攻。
这些并不复杂的无球切入,在与詹姆斯那具历史级别的身体相结合后,所产生的破坏力是惊人的。
但当前的nba比赛版本,以及詹姆斯更喜欢打有球的特点却是决定了,艾弗森过多的持球,势必会影响他的比赛节奏。
而艾弗森呢?
艾弗森的无球切入确实有一手。
可谁会害怕这位已经年满三十二岁,未来被詹姆斯称为一米九以下的goat的无球切入?
首节比赛。
面对那送完一次肯定还会有下一次的艾弗森,秦岳承认,光是在艾弗森身上就刷到三次封盖数据的他,已经渐渐爱上了这位一米九以下的goat。
本赛季,艾弗森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不让人碰的艾弗森。
比赛里,乃至于艾弗森想向裁判伸手要哨时,裁判甚至不想理他。
次节比赛,还得是对秦岳已有ptsd的詹姆斯通过错峰出行,用行动诠释了他究竟有多懂这支勇士。
球场上,詹姆斯呼叫挡拆后的冲杀屡屡得手,勇士队的替补里根本无人能管住这位在己方禁区横行霸道的克利夫兰国王。
马龙试图在己方禁区堆人也没用。
因为詹姆斯还有一手标志性的跳起传球能够应对勇士在内线给他设下的天罗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