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读书人是有些死板的,在他看来要向恩公表达谢意,自是要干净整洁,否则便是不敬,只是等他好不容易整理好衣衫,却是已经不见三人身影。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灯影昏黄摇曳,时间如同伊洛河平静的河水,缓缓流逝。
灯愈亮,夜愈深!
哐哐哐,哐哐哐
城门附近,忽然便响起了沉闷又杂乱的敲门声,中间夹杂着悉悉索索的细碎动静,原本宁静的夜晚,忽然便躁动起来。
明明早已放衙,可县衙内却异常热闹,杨嗣页,杨忠宁,杨成恩三人连带着所有的亲眷,甚至是奴仆全都聚集于此处。许是担心亲眷为倭寇所伤只是这一番行径便能瞧出三人皆不是能成事的。
前后房门紧闭,县衙大院内风声摇动了灯笼内的火光。
一处石桌,杨嗣页三人围于一旁,旁边火炉噼啪噼啪的烧着,上面的酒壶咕嘟咕嘟的冒着泡泡,浓郁的酒香混着热气,在夜幕中飘散。
拿着酒杯,杨嗣页抿了一口,脸上便不免多出一份陶醉。
抬眼望天,苍穹仿佛一块巨大的黑幕,点点烛光在黑幕上跃动。
“算算时辰,那些倭人当是已经登陆了吧?”
“不出意外,应是如此。”
“今日事了,你我三人皆是杨家功臣,于族谱中的位置怕是也要挪一挪了,诸君,饮盛!”杨嗣页举起手中酒杯。
“饮盛。”
“饮盛!”
叮啪。
酒杯碰撞在一起,传出清脆的声音,宛若瓷器崩裂的动静。
国公府。
杨妙清正端坐在屋内,今日的她打扮的格外雍容华贵,脸上甚至还涂抹了淡雅精致的妆容,褐色的眼影如同水墨般在四周晕开,配着淡淡的鱼尾纹,将成熟女人的妩媚和韵味展露无疑。
一袭黑色锦绣华服,散着尊贵与优雅。
她的眼睛紧闭着,似是正在等待,又好似在平复自己的心情。
就在她的身侧,是杨思瑶。
呼。
一阵风从窗外吹过。
烛光立马摇曳起来,连带着屋内都是斑驳错乱的影子。
杨妙清终于睁开眼睛。
吱呀。
房门被推开。
就在外面院子里,赫然是四个老婆子,三个丫鬟,六个护院,七个家丁,一个老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