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了。”
宋言便有些惊讶。
刘义生抿了抿唇:“倒也无奈。”
“宁和帝自是不愿意的。”
“只是,杨家,白鹭书院那边,都不希望将军您一直坐镇辽东,这对他们来说便是一个威胁,然后又寻了一个完全无法反驳的理由。”
“将军许是不知,宁国最初的时候,是军政分离的。”
“比如说平阳府,刺史主管民生政务,总将统帅军队,两者没有上下级之分,平日里也是互不干涉,只是随着文官权柄越来越大,便试图染指军权。”
宋言嘴角抽了抽。
这还真是文人的本性。
于这些文人来说,只是搞搞文化,维系民生,是远远无法满足他们的胃口的,当手中权柄大到一定程度,便试图将爪子伸到并不熟悉的领域,军权往往首当其冲。
宋朝,明朝,皆是如此。
两朝末期,都是一大群文官领着兵卒打仗,除了极少数真有天分的,绝大部分打的是狗屁不通,更有甚者,看到敌人便望风而逃,甚至是直接投降,若非这些碌碌无为又毫无骨气的文官,宋朝明朝未必会灭亡的那么快。
“最初的时候,只是安排文官做监军,到仁宗时期,军权已经完全落入文官之手,一州刺史开始兼理军务,总将也从最初和刺史平起平坐,沦落到要受刺史节制。”
“隆泰帝时期,试图将军权夺回,刚有起色,隆泰帝薨逝,一切又回到原点。”
“而想要成为一州刺史,必须要经过科举,还要有进士官身,不少举荐,蒙荫的官员,想要做一方土皇帝,便会花尽心思求一个同进士出身。”
“杨家,白鹭书院那边便以这一点进行攻讦,表示将军大人未经科举,无法管理一方,时间长了势必会导致民不聊生,所以要安排真正有才能的文官来管理平阳府,方能海晏河清。”
文人的厚颜无耻,当真是让宋言震惊了。
那钱耀祖可是文人?
钱耀祖治理下的平阳府又是什么模样?海晏河清?人间炼狱还差不多。
宋言眉头紧锁:“只是这样,宁和帝便妥协了吗?”
于宋言看来,宁和帝应当不是如此软弱的皇帝才是。
果然,刘义生再次摇头:“自然不是,杨家和白鹭书院那边也是让渡了一部分利益的一个户部侍郎,一个吏部侍郎。”
“也算是高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