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造,总有办法的。
可是现在,房海却是犯了难。
主要是,他今年的功绩太过耀眼。
两次绞杀倭寇,两次以少胜多,斩首数万,比很多名将还要夸张,只是自家人知自家事,房海很清楚绞杀倭寇主要是谁在操作,第一次,完全跟他无关;第二次,也就是待在一旁,吆喝两句太棒了,好厉害
这样的功劳经过一番润色写在奏章上,自然没问题可问题是一旦写上,那就是一年十二月,就这两个月大放异彩,其他十个月碌碌无为,多少显得有些不太正常。可惜了,若是宋言一直留在松州,亦或是将他跟着宋言一起调到辽东就好了,房海相信以宋言的实力,这奏章上将会是密密麻麻的功绩。
忽地,房海想起长公主洛玉衡赈济灾民的事情,长公主位于宁平,宁平是松州府管辖,这勉强也算是他的功绩吧?他好歹也是送了一大批粮食过去,多少是有功劳的。至于年前那两个月,他没了夫人,死了儿子,失踪了儿媳,上吊了长女,心中多有悲伤,无心政务也实属正常。
这样一想,房海脸上缓缓浮现出笑意,忙重新取来一本空白奏章,便准备动笔。
就在这时
砰砰砰!
一阵敲门声忽然响起。
房海抬眼一看,就发现一张熟悉的脸赫然出现在面前。
“房伯父,天色已晚,小侄尚无处落脚,可否来贵府讨一杯酒水?”
房海的脸上顷刻间便满是笑意:“宋言?”
这一声惊呼中的喜意是遮掩不住的。
身子更是噌的一下站直起来:“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日回的宁平,今日先是在宁平忙碌了一天,晚上便准备来房伯父这边叨扰一番,顺便邀请伯父一起入京。”宋言笑笑,回答道。到房府门前,他本是希望门子能进来通禀一句,却是没曾想门子直接将他引到了书房,大概房海之前有过交代。
房海甚是开心,忙叫来管家,好生安顿宋言带来的人,旋即便和宋言一起到了客堂。作为真正的豪门嫡子,房海自然是很注重体面,只是宋言也算老熟人了,倒是稍微放松了一点,客堂中摆放着一个大大的炭炉,两人便坐于炭炉两侧,铜炉上面还温着一壶酒,暖烘烘的热浪扑面而来,身上的寒意也就给驱的干干净净。
对于房海,宋言感观不错。
这可能不是个好官,甚至算不得一个好人,但至少相处的时候还算愉悦,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