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大员。
连带着的八个护卫,全都被宰了一个没剩下。
这件事情又在东陵城引起了轩然大波,公然刺杀朝廷大员,这简直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门下省的两位门下侍中震怒,上奏要严查宁和帝便又将这案子丢给了大理寺和刑部,说一定要好好查,要给孙灏一个公道。
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便撇了撇嘴,心不甘情不愿的接下这烫手山芋。
查?
怎么查?
傻子都知道这事儿是宋言干的,但有证据吗?
孙灏被杀的时候,宋言可是正在松州府,给战死的士兵送抚恤金,这种摆在明面上的事情稍微调查一下就知道,绝对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就算你知道凶手是宋言,你能怎么办?
更何况这件事情本就是你白鹭书院做的不地道,宋言豁出去性命重创了女真,平阳府好不容易有了几年安生日子,你白鹭书院便急不可耐的跳出来摘桃子,不杀你杀谁?
最后定了一个强盗杀人劫财,宁和帝下了道旨意,命令当地官府剿匪,这案子就算是结了。
不过查来查去,还真查出来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诸如孙灏在当地县城,住店的时候,拿着刺史大印,往掌柜的账本上一盖,便算是结了账,甚至是去青楼找姑娘,也是在姑娘肚皮上盖章,以抵嫖资。
这般行径,简直是有辱斯文,朝堂官员的颜面都快被孙灏给丢尽了。
你哪怕吃霸王餐,嫖霸王妓呢?
宁和帝震怒,便下令将孙灏抄家,老婆孩子父母兄弟,尽皆下狱。
因为这事儿做的实在是不地道,太丢脸,便是白鹭书院出身的那些官员也不好意思求情,只能装作没听见。
结果就在孙灏家里抄没白银三十七万两,各种古董字画无算,要知道这只是户部一个郎中不是侍郎,是郎中,一个五品官,居然就已经贪墨了如此巨额的财富,可想而知朝堂上究竟有多少蛀虫。
宁和帝震怒,于朝堂上怒骂群臣。
宋言便有点可惜,他只是冠军侯,身上挂了个县令的官职,没有宁和帝特诏,是不用上朝的,没能亲眼目睹那场面,不知比起康麻子怒斥群臣如何。
谁曾想那宁和帝倒是个闲不住的,居然偷偷溜出皇宫,还跟宋言见了一面,基本就是在显摆,喜滋滋的,跟走路捡了钱一样。
宋言便在心里吐槽了一句没见过世面,三十七万两就兴奋成这样,老子当初在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