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多有胜绩,尤其是哥舒翰硬拔石堡城的战例,足以说明天宝初年,唐朝已在河西九曲之地居于强势。
但安史之乱的爆发逆转了两国之间的态势,之后相当一段时间唐朝只有躺在地上挨揍的份儿了。
而松赞干布携带出来的这些人,可不是吐蕃随从松赞干布崛起过程之中的功臣,是吐蕃的精华所在。
正是有了这些人奠定基础,之后的吐蕃才能发展为一个庞大的帝国。
这些人,都是一个时代的精华所在。
“叮,平衡第六人,汉武大帝刘彻,统帅82,武力78,智力96,政治101,魅力102。
植入身份:刘备与吴素之子,刘秀之弟。
携带:卫子夫、霍光、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李广、主父偃、董仲舒。”
刘备这是要越发起飞了呀!
他的昭烈府本就蒸蒸日上,连下一代都不用发愁了!
而且,这又何止是不用发愁了!
刘秀与刘彻,出来任何一个,下一代都可以说是稳如泰山了。
无疑,不管是刘秀或者是刘彻,谁做了大宇的第三代之主,正常情况下,以这两个人的能力,大宇都不会差的。
而且,相比之下,刘裕和刘备相比是越发没什么竞争力了。
在两个儿子能力相仿的情况之下,谁是帝国的下一代主人,第三代的优秀与否,虽说不至于成为主要的考量因素,可是,也绝对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刘邦考虑的因素的。
事实上,刘邦对于刘裕的支持不可谓不大。
不仅许给了他开府之权,给了他和刘备同样的权利,而且,连被自己的老爹绑来的龙且也调到了他的兴武王府之内。
一来,是让刘裕来帮他解决这个麻烦,二来,也是为了给刘裕一个爪牙。
此后,就连和龙涯、龙玖兄弟一起重建龙腾军团的事情也交给了刘裕。
毕竟,虽然刘邦一直以来都暗搓搓的支持了一下刘裕,可是,兴武王府和昭烈王府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还不断拉大。
刘邦有心平衡这两个儿子手中的力量,奈何,就算他是皇帝,也不能太过明目张胆。
刘备的昭烈王府不仅势大,开始影响起了他的皇权,而且刘备的名声也太过好了一些,刘邦如果过火的话,非但无法达成目的,反而还会给自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