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边军,下辖杨戬、黄飞虎、黄天化、黄忠。
苏定方依旧担任第二支边军的主将,而他麾下的边军,依旧是五万人马,暂时不扩张。毕竟,盛澜道除了苏定方的边军之外,还有蒙武的五万府军。
本来,按照道理,苏定方也最好给他轮换一下的,但考虑到那边还有两个小王朝,而他的技能之中还剩一次灭国没有刷,所以暂时还是将苏定方留在了那里。
之前的大汉还不够强,故而,面对大武,要保留下剩下的那两个王朝作为缓冲。那个时候的大汉,最主要矛盾是大苍之内的矛盾。在此之前,就提前面对大武这样的敌人实属不智。
可是,拿下了三道之地后,就算依旧不是大武的对手,但也不会再怕他们了。
真要是打一仗的话,谁胜谁负,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毕竟,大武的外部压力可比大汉的外部压力大多了。
同样是面对北狄,但大汉北边有天狼关,有中行山脉,大武有这个条件吗?
故而,这个外部压力可是截然不同!
更何况,随着大汉的越发强大,对于大武的威胁越来越大,双方原本还能够压住的矛盾,明面化是迟早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时机合适的话,那剩下的两小王朝也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原本那个矛盾还能够压下,那个时候可以留下一道缓冲。可接下来双方的矛盾都将要明面化了,那么,这个时候,面对强敌,更多的是要提升自己的实力,而不是留下那道屏障。
第二边军,下辖楚擎天、秦琼、尉迟恭、魏贲
苏定方这边的压力,还是相对较小的。
有一个高阶神将级别的楚擎天,已经足够帮他看住场子了。更不要说,秦琼、尉迟恭这两大天级巅峰猛将联起手来之后,也同样是一个神将级别的战力。
除了原有的两大边军之外,组建第三支边军,暂定五万编制,驻扎于中行山脉。
中行山防线,本来就是为了应对山阴那边的情况的。
山阴那边局势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到中行山脉的防御力度。
接下来,随着山阴镇北那里局势肉眼可见的变化,山阴防线必须要加强,而且,还是要大力加强。
一旦未来有朝一日,中行山以北的敌人真的变成了拓跋部落,而不再是镇北军,那个时候,中行山防线将面临的压力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