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之战才刚刚结束没有多长的时间,甚至,像迁都这样的大事,都还在进程之中,而没有彻底完成。
可是,大招兵的消息,却已经下发到了各道之内。
各道官员与各军将领调任这一件事情,那确实可以慢慢的来,一步一步的来。
可是,有关征兵之事,时间上就需要紧凑一些了。毕竟,士兵可不仅仅只是招进来就行的,真正让他们形成一支能打仗的军队,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大汉光明正大的进行大征军,也很是吸引了赵宋与大炎他们的注意力。
“王应看国士之风,人远在北狄,便可操纵天下!”
“只不过,毕竟鞭长莫及,这人选一事,还需慎重!”
在内阁收到王应看和王贽他们的传书的时候,说实话,就算是姚广孝也吃惊不已。
如今的内阁,虽然有赵安陵、蒯亮、管仲、张宾、姚广孝五名内阁大学士,或许不久之后,就会出现第六名了。
不过,事实上,五名内阁大学士之中,真正操心的也就只有赵安陵与管仲二人,同样作为六部尚书之一的蒯亮也就只选半个,剩下的几人,也就只是象征性的上下班打个卡,露个面。
故而,内阁这里,完全是两极分化,忙的忙死,闲的闲死。
就算是朝会,事实上,也不是天天都要上朝的,如果没有急事的话,也就平均五天上上一次朝。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安陵、蒯亮、管仲他们,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大战过后各道那些积压的事务以及迁都的事情,就连张宾,也被赶着去河北了,唯有姚广孝,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
白天上班的时候喝喝茶,下班回家之后念念经,可谓是毫不惬意。
只不过,王应看让人传来的一道文书,打破了姚广孝这里的平静。
王应看让人递上来的文书,内容虽然不多,但事情不算小。
姚广孝心中一瞬间,就将王应看的计划推演了一个遍。
外交之能,姚广孝确实是比不过王应看。不管是之前与皇甫古渊成盟促成双强之局,又或者是如今在北狄之中搅弄风雨,王应看在这方面的才能都彰显的淋漓尽致。
至少,大汉能够发展到至今,王应看功不可没。管仲是双强战略的提出者,可王应看却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实施者。
双强战略的实行,让曾经的中苍一力独对赵匡胤、东苍、轩辕黄三家,故而,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