龄一个教训,但李世民没有对房玄龄做出任何处置。或许是出于补偿的心理,李世民下诏设立崇贤馆。
根据旧唐书记载,泰潜有夺嫡之意,招驸马都尉柴令武、房遗爱等二十余人,厚加赠遗,寄以腹心。黄门侍郎韦挺、工部尚书杜楚客相继摄泰府事,二人俱为泰要结朝臣,津通赂遗。
对此,李承乾做出了反击,旧唐书这么记载的:承乾惧其凌夺,阴遣人诈称泰府典签,诣玄武门为泰进封事。
李世民的反应:太宗省之,其书皆言泰之罪状,太宗知其诈而捕之,不获。
由此可见,李承乾已经直接把玄武门摆出来,明确告诉父亲李世民,再这么搞下去,他就是第二个李建成,李泰迟早会再来一把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表示不信李泰会做这些事,下令去抓上疏的人,最后没抓到。
贞观十三年之后,李承乾和之前的形象判若两人,彻底开始放飞自我。
李世民为了将李承乾拉回正途,送了一堆谏臣进东宫,并且鼓励这些人给李承乾上疏,造成的局面,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人措辞是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锋利。
贞观十四年,李承乾盖个房子,于志宁便上疏批评他过于奢华,再奢华,能奢华的过芙蓉园吗?占尽一坊之地,“居地三十顷,周回十七里”,园中“广厦修廊,连亘屈曲,其地延袤爽垲,跨带原隰,又有修竹茂林,绿被冈阜,东坂下有凉堂,堂东有临水亭。”
李承乾和宦官玩乐,于志宁又上疏批评他,甚至将他比作秦二世。说实话,李承乾道德水平还是太高了,骂破防了。不然直接上太极殿,反手弹劾于志宁诅咒国祚三世而亡,因为秦朝有三位皇帝。
贞观十四年,太宗幸泰延康坊宅,因曲赦雍州及长安大辟罪已下,免延康坊百姓无出今年租赋,又赐泰府官僚帛有差。赦免罪犯,这个荣宠只有君主才能有。免除赋税,可以追溯刘邦荣归故里之后,免除徭役,李泰以皇子的身份享受帝王的恩典。
贞观十四年之后,李承乾基本就是各方面跟李世民对着干,可能是搬出玄武门之后,父皇仍然没有停止为李泰造势,他自知斗不过父亲,干脆摆烂,恶心李世民。
贞观十五年,李泰括地志完工,直接搬进武德殿。与此同时,李承乾私引突厥群竖入宫宠幸称心。
也是在这一年,李世民开始后悔自己抬举李泰,压制李承乾的事情。具体原因,不知道为什么,猜测可能和李泰私下做的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堆茶 作品《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浅谈贞观太子的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