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的说的轰炸机,我好几天都没睡好,日思夜想,这种东西怎么在大唐生产不出来?既然注定了不能拥有,我就不给自己惹来愁绪了。”
皇帝的太子又上马往前去了,尉迟恭带着儿子远远地跟着,整个人处于高度戒备。
李世民看着枪,发出疑问:“承乾,你说为什么一个王朝,就是逃脱不了覆灭呢?”
李承乾道:“生产资料过于集中,地方拥有了对抗朝廷的能力。说的再简单一点,就是土地兼并。很多人总是觉得,一个王朝的灭亡,毁于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
那只是表象,实则王朝灭亡,源于豪强士绅的土地兼并。生产资料是政权存在的基础,现阶段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
每一次水旱洪涝,豪强士绅都会疯狂的进行土地兼并,流民和佃户越来越多。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口,隐匿在豪强士绅的庄园里面,朝廷收的是人头税,人口都弄不清楚,税如何能收的上来?
那些隐匿的人口,就是黑户,不在朝廷户籍之内,朝廷征兵困难,国防力量大大削弱。可这些隐藏在豪强士绅庄园的流民和佃户,会发展成地方割据,与朝廷进行对峙。
大量的流民和佃户产生,让朝廷收不上税,国库没钱,朝廷的治理能力变弱,再有天灾人祸,朝廷无力收拾烂摊子,就会有更多的自耕农,出卖自己的土地和人身,成为豪强士绅的依附。
百姓是朝廷治理之基石,因为自耕农越多,朝廷的税收来源才能越广,自耕农越多,豪强士绅手里控制的土地相对较少,朝廷在基层的治理才能更强。
所以父亲,均田制是绝对不能被废止的,而且必须要去维护。”
李隆基允许节度使收税养兵,就是土地兼并,使得唐王朝基层控制能力变弱,收不上来税,养不起兵,只能把权力下放到节度使手里。
其实,李隆基未必是想不到这么做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只是和大多数人一样,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转移矛盾,直接把问题甩给儿孙,只要家族企业不在自己手里崩盘,一切都好说。
“所以你在奏疏之中说,永业田逐步转口分田。”
李承乾道:“父亲,皇帝才是最大的地主,要想维持统治,就必须紧紧握住自己手里的土地,保证自己在生产资料上的支配权。
臣举个例子,自耕农耕种口分田,就算是遇到天灾人祸,也不能出卖土地维持生计,可能会沦为商贩,或者流落他乡乞讨为生,甚至沦为奴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堆茶 作品《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第406章 维护均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