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夜晚,寒意萦绕。
北方战乱的消息不断传到京中,给逐渐入冬的京城又再浇了一盆冷水。
前线急报,几日之前,前线抽调前去平叛的一支地方军与许王府叛军在中州平原展开大战,那支被誉为精锐的地方军大败,溃不成军,几近损失殆尽。
而后许王叛军长驱直入,若非在关键时刻,朝廷军把持南下隘口,硬生生拖住了许王叛军。再加上叛军连日征战,疲惫不堪,最终暂且退去休战。
一旦许王叛军进入中州地界,突破隘口关卡,便能长驱直入,顺畅无阻一路南下抵达京城。
不到十日,便能威胁到朝廷京都的安全!
如今消息尚未传到京城,但迟早瞒不住。一旦传来,必定会再度引起民间更大喧哗。
本就摇摇欲坠的民心,恐会再度震荡。而更为严重的后果,可远远不止此。
赵府,书房。
赵相面色凝重,望着桌上送来的情报,脸色极为阴沉。
情况越来越不妙,前方的朝廷平叛大军已然展露颓势。此次虽挡住许王叛军南下,但情况变得愈发凶险。
原本是去平叛的朝廷大军,如今转攻为守,意味着朝廷先前的平叛计划彻底失败了!
眼下,许王叛军已成为朝廷的巨大威胁!
继续僵持拖延下去,必定会对朝廷极为不利。
赵相深知那位许王筹划起兵谋反多年,做足了充分准备。朝廷仓促迎战,临时拼凑出来的朝廷军,难以与许王叛军抗衡。
更重要的是,朝廷国库空虚,后勤粮饷不足,继续拖延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一旦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甚至都不需要许王叛军攻打,朝廷军便有哗变的风险。
更别说即将入冬,北方气候天寒地冻,前线的将士缺少御寒的衣物。重重因素叠加在一起,对朝廷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此刻,这位赵相已然愁白了头发!
如今新帝登基不久,根基不稳,而又传闻新帝身体出了变故,更引得朝中无数臣子心思活络。加之许王叛军以三皇子‘清君侧’名义起兵,从法理上同样占据着大义。
如此一来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倘若新帝的身体真的出了什么变故,届时该怎么办?万一三皇子真借许王大军打入京城,又该如何?
京中,不少人早已开始安排退路。
而身为三朝元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