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奶奶好讨厌。”
“他们一直说爸爸妈妈不在了”
“爸爸妈妈明明就在。”
“爸爸妈妈一直陪着我。”
“怎么会不在了呢?”
“因为爷爷奶奶没有看到爸爸妈妈。”
医生没有跟孩子再重复一遍孩子的爷爷奶奶肯定跟孩子说过无数遍的车祸。
她顺着孩子的话道。
“你可以让爸爸妈妈出来见见他们吗?”
孩子一愣。
两位老人也是一愣。
他们
没有想到这个.
对啊。
既然孩子说爸爸妈妈在
那就让孩子把爸爸妈妈叫出来让他们看看。
他们一直在执着的跟孩子否定爸爸妈妈的存在
当然。
这是没错的。
这的确是他们的目的。
但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言辞却是有些粗暴了。
他们应该要采用迂回的方式。
让孩子自己意识到
他的认知出了问题
只要孩子没有办法让爸爸妈妈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所谓的真相不就显而易见了吗?
不需要他们强迫孩子接受或者苦口婆心、口干舌燥的说服孩子
孩子自己会打破自己的认知
会修改自己的认知。
是他们太着急了。
看似很努力
其实做了很多无用功。
甚至他们的所作所为还起了负面的效果。
现在孩子一听他们说起爸爸妈妈、说起车祸
就会表现得很抗拒。
不愿意听他们说话
两位老人有些感慨的看着医生。
不愧是医生。
专业的就是专业的。
“爷爷奶奶看不到爸爸妈妈吗?”
孩子歪了歪脑袋。
他看了看两位老人,又看向了医生。
一脸的茫然与疑惑。
“是啊。”
医生微笑。
“爷爷奶奶看不到。”
“所以不相信你说的话。”
“你让爷爷奶奶看到了”
“爷爷奶奶就相信你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