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余匹,一人双马的情况下,顶多能凑足三百余精骑。
可如果尚婢婢愿意调军马给自己,他就能凑出八百余精骑。
这八百余精骑加上尚婢婢的三百余精骑,那就是千余精骑。
凭借这支精骑,他绝对可以在凉州境内来去如风。
“我可以调八百匹给你,甲兵也能调出三百人,自带双马。”
尚婢婢手中有三百六十余名甲兵精骑,但他还要保护自己,所以留下六十余人的要求并不过分。
对此,刘继隆也颔首表示理解:“既然如此,那第一个条件就定下了。”
“至于第二个条件,我希望借粮一石,还羊一只。”
“这些羊会在每次东掠之后酌情减除,不会让贵部前几次空手而归。”
“好!”尚婢婢也不指望就凭第一个条件就能获得借粮机会,刘继隆所说的要求并不过分。
至少在河西来说,一石米的价值绝对等于或大于一只羊。
尚婢婢在河陇之地纵横多年,他很清楚凉州吐蕃的实力。
单说五百精骑就足够刘继隆在凉州除姑臧城外之地纵横,而凉州吐蕃不少于三万人,牧群数量绝对称得上是庞大二字。
凉州五城各自独立,哪怕是人口最少的番和,也最少有十几万牧群。
单单劫掠一个番和,就足够让尚婢婢养兵数千,牧马近万。
不过仅凭这点兵力就想要返回鄯州,未免有些不太实际。
他要返回鄯州,首先要有足够多的甲兵,但他军中不曾有善于打造甲胄的工匠,因此他只能将目光投向刘继隆。
只可惜他担心现在开口会让刘继隆误以为他有野心,所以他只能忍下想法,想着等双方合作深入后再提出此想法。
这般想着,他眼睁睁看着尚铎罗搬下两千石米,吆喝兵马驱赶牧群放牧。
“既然已经卸完了粮食,那我们就先告辞了。”
“若是贵部粮食吃完,可以来山丹找我借粮。”
“山丹事务繁多,待空闲时,我会再来贵部叨扰的。”
三言两语间,刘继隆便把好赖话都说尽了,不等尚婢婢开口便吹响了木哨,带队继续踏上归途。
尚婢婢连忙作揖送礼,随后带着兵马驮运粮食返回营帐。
不过两刻钟的时间,他们便渐行渐远,两方人马各自都瞧不见旌旗了。
如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