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如今的九万亩。
如果崔恕能接任刘继隆,将章程丝毫不改的继续下去,那山丹顶多五年后就能成为河西粮仓。
至于为什么要说是五年后,这主要是因为凉州收复后,山丹的军事地位也将下降。
加上刘继隆率军东进,到时候山丹自然就不太可能获得张掖和其他几个州的支援了。
没有了其他几个州的支援,即便明年之后的山丹拥田十余万亩,可荒田变成熟田需要三年时间。
以河西熟田的粮产,养活一个人起码要四亩熟田才行。
没了其它几个州的支援,就山丹这十余万亩生、熟田,想要养活山丹两万人,起码要到两年后。
不过等到三年后,山丹的百姓就会成为河西最滋润的一批百姓,因为到时候就是七亩田养一个人,不仅可以吃饱饭,还能养牲畜和家禽。
到时候,山丹衙门即便按照十税一的税率,也能从山丹收到近两万石的税粮,一跃成为河西纳粮大户。
只要崔恕再坚持几年章程,以山丹百姓几乎每户都有耕牛、挽马的情况,山丹百姓起码能开垦二十余万亩耕地。
到这里,便是山丹两万多百姓耕作的上限了。
届时,山丹的粮食除了百姓自己吃以外,还能向外输出不低于八万石粮食,河西粮仓名副其实
只是不知道到了那个时候,山丹的百姓是否还会记得自己。
不过不记得也没事,至少自己来过,让他们过上了对比这个时代其他地方百姓而言的好日子。
想到这里,刘继隆就不免嘴角一挑。
又有哪个少年不曾幻想过治理一方,让百姓安居乐业,衣食充足呢。
如今他实现了自己曾经的幻想,这就足够了。
“若是天下官员都能如折冲般,想来也不会有那么多蝇头苟利的事情了。”
听完了刘继隆对山丹方方面面的治理,悟真忍不住感叹一声,看向刘继隆的目光也越发柔和。
“在其位谋其政,我刘继隆所吃粮米,虽说是衙门发的,可也是百姓耕作出来的。”
“我吃着老百姓种出的粮食,若是还要苛责盘剥他们,良心如何过得去?”
刘继隆笑着解释,悟真却摇摇头:“如折冲这般说的官员不少,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非是我等瞧不起布衣出身的官员,只是这群人一旦得了势,立马便会忘记曾经所有,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