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院子,他们见到了在正厅与李仪中、索勋等人议事的张淮深。
令人诧异的是,陈靖崇和酒居延竟然也出现在了衙门内。
“刺史!”
见到刘继隆,陈靖崇连忙起身,脸上笑容完全藏不住。
酒居延也在陈靖崇起身后跟上,毕恭毕敬的对刘继隆作揖。
“节度使”
刘继隆带着张昶、斛斯光、马成、李骥四人走入正堂,对高位的张淮深作揖行礼。
见他们来的匆忙,张淮深眉头微皱:“你们这段时日都在东大营练兵,如今突然赶来,想必不是来找我叙旧的说吧,什么事?”
张淮深的开门见山,令张昶四人面面相觑,但刘继隆却沉声道:“山丹军中的弟兄得知我要前往陇西,部分孤身兄弟希望与我同去,请节度使成全”
“刘继隆,你过分了!”
张淮深还没开口,索勋就忍不住站了起来。
他眉头紧皱,面容不善道:“这昌松城中汉丁不过五千余口,你已经募去八百余人,现如今又要带走山丹的兵卒”
“你别忘了,山丹的兵卒是节度使东征时留下的老卒,而不是你新募的兵卒,更不是你的私产!”
索勋所说的话都是有根据的,山丹军老卒一千二百人,新卒三千人,这其中五成老卒从沙州起义开始就跟随张议潮的。
剩下五成中有三成又是张议潮东征时在瓜州所募,刘继隆也是在那时参加的义军。
再往后,张议潮二次东征,收复甘、肃二州,最后停留山丹,将第三团和其它四个团留在了山丹,形成了山丹军的底子。
可以说,山丹军一开始就是张议潮麾下的老卒,这点从张淮溶就任山丹,城中几名校尉的姓名也能看出。
张淮涧、张淮满、张淮沂及索氏两名校尉节制了当时的山丹军五个团,而刘继隆当时虽然是别将,但只和第三团相熟些,也远远算不上是他的兵马。
只是后来祁连城之战、张掖之战、三次东略不断有人战死,不断招募新人,使得山丹军扩充至二十个团。
饶是如此,其中有十五个团都是半年前招募的新卒,而老卒中有七成都是张议潮东征留下的兵卒,只有三成是被刘继隆补员的兵卒。
索勋这么说,无非是不想刘继隆把这支军队带走。
毕竟今日说带走孤身之人,谁知道明日他会不会带着整支山丹军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