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朝廷请表河西节度使旌节,请朝廷封赏此次东征有功的将士们!”
说罢,张议潮便打开张淮深的帛书,以帛书内容,讨论起了此次东征将士的封赏事宜。
此役功劳最大者,无疑是作为主帅的张淮深,其次是兰州刺史刘继隆,再往后是会州刺史索勋和山丹折冲都尉李仪中
张淮深将众人的功劳都列在了帛书上,不足两尺长的帛书,写下了上千表功内容。
在张议潮将内容公布后,众人却都哑然了。
无他,全因他们都知晓了帛书中的内容。
刘继隆毫无疑问是功劳最高者,可他如今不过十九岁,还已经担任兰州刺史,以他的功劳,拔擢二级不成问题。
可问题在于,让他拔擢二级,那是连张议潮都没有资格册封的官职。
“在下以为,可以任刘继隆为甘州刺史、凉州防御使!”
“没错,刘继隆可为甘州刺史、凉州防御使!”
忽的,李恩、索忠顗二人站出来作揖,为刘继隆表功。
只是二人的话,瞬间就让衙门内众人冷静下来。
张淮深已经是甘凉节度使,如果刘继隆再担任甘州刺史和凉州防御使,那甘凉的事情应该由谁拍案决定?
李恩和索忠顗,显然是想让甘凉二州找不出个能拍案的人,这样才能方便他们在甘凉安插人手。
这般想着,其余人也蠢蠢欲动。
只是不等他们开口,张议潮便沉声道:“我准备向朝廷上表刘继隆为河渭节度使!”
“河渭节度使?!”听到张议潮的话,众人纷纷失声议论。
“刘继隆不过十九岁,让他担任河渭节度使?”
“河渭二州间还有临州,让他担任河渭节度使,那临州怎么办?”
“能怎么办,自然归他管辖。”
“那岂不是三州节度使?”
“这”
一时间,针对张议潮的话,众人议论纷纷。
在众人议论时,张议潮直接拍案道:“我会向朝廷上表张淮深为甘凉刺史,河西防御使。”
“刘继隆擢河临渭三州节度使,河临渭三州防御使,兰州观察使。”
“索勋擢会宁军节度使,会州刺史兼防御使。”
“李仪中擢广武军节度使,兰州刺史兼防御使。”
“酒居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