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杯一饮而尽,心中升起无尽后悔。
他的余光瞥向自己身旁的紫袍官员,此人发须皆白,年纪七旬左右,此刻正在小杯慢酌,不紧不慢。
今年入夏以来,淮南便遭遇了旱情,米价骤涨。
面对此等情况,淮南节度使杜悰荒于游宴,不治政事,未能及时平抑各州县粮价,导致淮南在七月爆发饥荒,直到八月才被御史台弹劾爆出。
杜悰此人先后担任京兆尹、凤翔陇右节度使及宣武军节度使、东川、西川节度使等等官职。
由于在担任西川节度使期间收复了被吐蕃占据的维州,因此李忱以为他有军略,派他担任了淮南节度使。
结果他在任上的所作所为,使得李忱脸上无光,现在更是弄出了几十万淮南饥民。
李忱面子上过不去,立马罢免了杜悰的节度使之位,召其回京。
只是杜悰虽然罢免了,但淮南几十万饥民却需要处理,因此李忱召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卢均入朝为相,罢尚书左仆射的崔铉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充淮南节度副大使,以平饥荒。
崔铉知道,自己若是把饥荒平定下去,那他还有回朝为相的可能,但如果平定不了,那他就只能等朝中无人,才能有机会回京了。
想到这里,他本人也偏向了后者,因为淮南的饥荒规模太大,朝廷没有钱粮赈灾,仅凭淮南自己的财力,根本无法平息饥荒。
“陛下”
裴休忽然开口朝李忱作揖道:“半月前越州来报,浙东军兵将以浙东观察使李讷不礼将士为由,营啸后将李讷驱逐浙东。”
随着他开口,亭内气氛瞬间下降了不少。
亭外在飘雪,而亭内寒意更重。
江南向来是朝廷的钱袋子,浙东军的兵将以这种理由驱逐李讷,根本就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想到这里,众人都暗自将余光放到了皇帝身上,而李忱却平静道:“浙东的监军是谁?”
“回陛下,监军是王宗景!”
马公儒连忙作揖,余光瞥向王宗实和王宗会,嘴角轻挑。
王宗实攥紧了手中高骈的书信,不等他开口,李忱便一杯饮尽,冷声道:“戎臣失律,并坐监军。”
“传朕旨意,贬李讷为朗州刺史,监军王宗景杖四十,配恭陵。”
“臣等遵旨”王宗实牙关都快咬碎了。
浙东军驱逐李讷,显然是因为朝廷在浙东收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