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的这个时候,水渠两岸将是熟地,耕种豆、麻、蔬菜等作物。
陇右地势复杂,但总体来说,产粮的地区主要还是河临渭三州和北边的兰州五泉县。
五泉那边迁入了不少人口,开垦的熟地已经达到十五万亩了,即便按照五税一,每年也能缴纳三万多石粮食。
刘继隆准备在解决陇南七个县的民族问题后,便将人口迁徙的重点放在河临渭兰这四个州上。
以四州的潜力,完全开发过后,养活两三百万人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开发。
迁移人口,发放耕牛挽马,不断的开垦荒地,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急不来。
想到这里,刘继隆对旁边与自己一起挖掘水渠的弟兄道:“去传陈瑛过来!”
“是!”兵卒放下锄头便去找陈瑛,不多时便把陈瑛带到了刘继隆的面前。
“节帅!”
穿着麻衣的陈瑛行礼作揖,刘继隆见他来了,当即也停下手上的活计,示意他走到官道旁边。
“还有一个多月,便有麻布陆陆续续入库了。”
“我想让你带上府库中的织锦绢帛和麻布,继续负责对关内道的贸易。”
“此外,你看看能否从关内道的各镇购买奴隶,都带回兰州登籍造册?”
陈瑛想到了自己会继续负责关内道的贸易,但没想到自家节帅竟然想让自己从各镇购买奴婢。
对此,陈瑛连忙作揖道:
“购买奴婢其实不难,但难点在于关内道各镇都会盘剥一道。”
“如果关内道的饥荒和兵灾已经平息,一个奴隶便要七八贯,算上契税便是十贯。”
“例如末将在邠宁镇买了一个奴隶,最少耗费十贯,而走入朔方或泾原镇后,便需要再交一次契税,价格便来到了十二贯。”
“如此高价采买奴隶并带回兰州,倒不如从山南西道采买”
正常情况下,关内道奴隶的价格,基本是山南西道的奴隶的两倍。
陈瑛上次之所以能便宜采买,主要还是关内道的党项兵灾刚刚结束,饥民还比较多。
然而现在过去了那么久,奴隶价格恐怕已经回到了正常情况。
在陈瑛看来,倒不如从山南西道采买奴隶来的划算。
不过对于刘继隆来说,他需要用最短的时间采买足够多的人口。
山南西道采买人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