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养军,狼子野心。”
“眼下会州虽有叛乱,但高骈既然出兵,想必不久之后便会有捷报传来。”
“如今会州在手,这索勋距离关中路远,朝廷大可不必回应他。”
“只要朝廷不回应他,他为了养军,必然会与张淮深发生冲突。”
“朝廷的目的已经达到,接下来就等着河西内乱就行。”
“倒是会州虽有人口,但番多汉少,不如将关内道饥民招抚迁至会州,增其人口,以此安定会州?”
令狐綯虽然平日沉默寡言,但必要时刻还是能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李忱对此十分满意:“招抚饥民之事,便交由卿来处理了。”
“此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之位空悬,卿以为何人可担任此位?”
“臣以为,陛下已有人选。”令狐綯并未推荐人选,李忱虽有失落,但又不免满意起来。
在他眼中,臣子最好还是令狐綯这样,平日里沉默寡言,自己需要时再出口谏言。
“卿以为,工部尚书郑朗如何?”
李忱询问,令狐綯便知道人选大概是此人,不紧不慢作揖道:“此人高才。”
“好”李忱颔首:“那便以郑朗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吧。”
“陛下圣明。”令狐綯作揖行礼,可旁边的卢钧却老神在在。
李忱见状皱眉,他知道卢均想要加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但在他看来,尚书左仆射的官职已然不低,卢均这般行为,着实小人。
只是他也没说什么,只是假装看不见,与令狐綯对问道:
“河西如此,是否要对陇右着手?”
李忱确实没想到河西竟然那么容易对付,因此将河西局势搅乱后,他不免有些心急,想要收拾刘继隆这个陇右强藩。
若是换做平时,令狐綯肯定不会主动开口,但见卢钧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他只能硬着头皮摇头道:
“刘继隆此人不比张氏叔侄,其人年少,而其麾下多平民子弟出身将领,对其推崇备至。”
“以剑南道白司空、杨监军奏表来看,陇右诸将跋扈无礼,皆因刘继隆而恭敬朝廷。”
“倘若朝廷对陇右施展手段,恐怕诸将会逼迫刘继隆与朝廷兵戎相见。”
“臣以为,陇右之事不可急躁,需徐徐图之。”
面对令狐綯的话,李忱先是颔首,随后微微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