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张淮深的想法后,刘继隆对河西军派来的塘骑交代起来。
“末将领命!”河西军塘骑不假思索的应下,随后被刘继隆礼送上马。
十余名塘骑向西北方向驰去,而刘继隆也看向了身后的陇右军。
两千余人面露疲惫,所有人的身上都沾染了不知道谁的鲜血。
鲜血干涸为血垢,看着十分狼狈。
李商隐在几个呼吸间眨了好几次眼,显然已经困得不行。
以他四十六岁的年纪,刘继隆都担心再继续熬下去,他会猝死在马背上。
曹茂倒是瞪着眼睛,不过眼睛里布满血丝。
“曹茂,你为义山牵着马缰,义山你自己把自己绑在马背上,让曹茂带你回去吧。”
刘继隆吩咐起来,但李商隐却摇头道:“若是如此,倒不如现在返回姑臧,在军营里好好休息。”
“更何况”李商隐露出十分满足的笑容道:
“姑臧一战,某也收获良多,脑中藏诗无数,若是睡过去,恐怕醒来便没了兴致。”
“趁此返回,将诗写下后,再行休息也无碍”
见他坚持,刘继隆轻笑道:“看来,你又要作几首边塞诗了。”
自李商隐来到陇右,先后作出六十余首诗,基本都是五言七言的诗体。
不同于昔年的情爱、咏史、咏物等题材,在他陇右的诗词基本以边塞将士辛苦,百姓艰难,治理民生感慨等诗词。
刘继隆不知道这些诗能否保存到千年以后,但至少李商隐的存在,让陇右在晚唐诗词中出现的频率日渐走高。
“既然如此,走吧!”
他抖动马缰,率领两千余精骑一路南下,顺带俘虏了不少回鹘人。
一夜时间,他们杀出七十余里外,南下路上俘虏近两万回鹘人。
待他们返回姑臧城外,却已经是初九午后了。
窦斌率领五百余精骑策马前来迎接刘继隆,刘继隆见到他后的第一句话却是示意道:
“你率领麾下精骑,带着这些被俘的回鹘人去南边招降那些放牧的回鹘、嗢末部落,俘获他们的牛羊。”
窦斌闻言在马背上作揖道:“节帅,我若率领精骑驰往他处,那姑臧城附近就没有精骑巡哨了”
他看向刘继隆身后那些疲惫的陇右将士们,显然不觉得这些袍泽还有精神巡哨。
对此刘继隆轻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