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众人闻言,纷纷松了一口气。
坐在金台上的李漼更是满意道:“既然如此,裁汰山南西道老弱,募足二万兵马之事,便交给王使君了。”
“臣领旨。”王式作揖应下。
眼见他如此沉稳,王茂玄眯了眯眼睛,不免询问道:
“不知王使君以为,朝廷若是要讨平陇右,需要多少兵马?”
“果然”王式心中暗道,随后沉思片刻:
“某不知陇右兵马钱粮几何,不敢妄下定论,但若以流言中陇右部众百万,带甲数万来看,此役恐难轻胜。”
讨平陇右并不简单,这点朝野上下都十分清楚,不然李忱和李漼这两位皇帝也不会忍了陇右那么多年。
这点王茂玄和路岩、徐商他们也知道,但他们想要的是王式给个确切的说法,这样他们才能安下心来对陇右用兵。
且不提多康吐蕃是否仍属陇右,单说陇右日后要是再玩养寇自重的戏码,那到最后遭罪的恐怕还是西川。
西川是朝廷避难之所,自然不能常年遭受贼寇袭扰。
“战事艰难,我等自然知晓,但仍需要王使君出谋划策。”
“王使君以为,朝廷讨平陇右,需动兵几万,耗费钱粮几何,耗时几月?”
王茂玄毕竟要致仕了,北司诸宦不敢说的话,他自然敢说。
王式倒也清楚,王茂玄问的问题,无非就是北司及南衙乃至皇帝想问的问题。
他没想到,自己才解决了河淮盗寇的问题,朝廷又给他带来了一个新的难题。
眉头不断紧皱,思绪间,王式只能大概道:
“臣以为,恐怕需要调动京西北八镇及禁军,以及山南西道、剑南西川、东川等处兵马,所需不下十五万。”
“以臣平贼河淮之耗费推算,每岁度支除军饷外,境外犒赏不下二百万贯。”
“若是战事顺利,二三载可平陇右,若是不顺,则需要四五载。”
“不过以臣之见,陇右虽不有不臣之意,然今并未表露不臣之举,贸然讨伐,恐诸镇骇动。”
“此外,诸道百姓已然困苦,还请朝廷削减赋税”
王式并不支持朝廷讨伐陇右,因为他对陇右不熟悉,并不能肯定朝廷能够讨平陇右。
不过他的这番话在北司南衙及皇帝听来,虽然远超他们的预期,但若是能够讨平刘继隆,朝廷也就不必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