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立即出兵拿下六州,驱使尚摩鄢与我们进攻西川,趁朝廷没反应过来前,先把西川和东川拿下,再把山南西道占据,然后北上拿下秦陇二州,兵锋直逼关中,直取黄龙!”
“节帅,末将附议李副都护之策!”马成选择附和李骥,其余诸将也纷纷叫嚣附和。
面对众人,刘继隆冷静询问起李骥:“朝廷在三川有多少兵马,你可知晓?”
“左右也不过七八万之数,我军兵强马壮,轻易可破之!”
李骥不假思索的回答,刘继隆再问:“若是拿下三川,我军便与江南西道、黔中道及大礼接壤,多面环敌,届时你又该怎么做?”
面对这个问题,李骥沉默片刻,而后继续道:“招抚大礼,许诺其岭西、安南、黔中之地,派重兵驻守涪州,防备山南东道进犯。”
李骥的回答倒是没有太多问题,可刘继隆摇头道:“若朝廷以重利拉拢大礼,或开出的价码更高呢?”
“此外,你可曾去过三川,可曾知晓我军前往三川,是否会水土不服,如移民北上那般多病呢?”
“倘若三军水土不服,无法作战,届时我军主力长陷三川,而陇右又该如何?”
“我这”李骥被刘继隆说的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他常年在河陇作战,自然没想过水土不服的问题。
诸将眼见李骥说不出话来,当即便纷纷沉默下来。
眼见他们无话可说,刘继隆这才开口道:“天下广袤,西北及两漠多草原而干燥,幽州平原与山岭交加,巴蜀虽有平原而多丘陵,湿气乃重。”
“江淮多水系而不少湖泽,江南多泥沼而山川林密”
“这天下各处皆不相同,莫要以河陇兵法套用他处,否则必然祸害三军。”
刘继隆口中所说的这些地域特征,都是这个时代东西南北各地的地域特征。
每个地域随着时代变化而改变地域特征,刘继隆也没有套用后世的地域特征来生搬硬套这个时代。
这些年他从陇右麾下的王焘、俞从晖等牙商口中了解到了这个时代的不同地区特征,所以对于这个时代境外作战,他更是十分谨慎。
许多人刻舟求剑,见过的西北荒凉,便以为千年之前的西北同样荒凉,却不想上千年时间的沧海桑田,如何能够生搬硬套。
兵法因地制宜,讲的就是为将者不能生搬硬套,试图一招吃遍天下鲜。
李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