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听后说道:“只要官吏都是我们的人,按照真实的情况收税,那就可以用收来的赋税来鼓励百姓开垦荒地。”
“绵州的情况,节帅您也看到了,许多土地都能开垦成为上等的水田,只是因为官府苛捐杂税,官员胥吏盘剥压榨,百姓没有钱粮开垦罢了。”
“只要您表态并下发农具,再蠲免新垦土地三年赋税,百姓定能开垦无数土地。”
“不过百姓没有粮食开垦,而绵州又有许多土地在世家手中,所以不能推行陇右的公田制度。”
“不如借粮给百姓,不收取任何利息,同时严禁世家浑水摸鱼,如此既能维系府库钱粮周转,又能鼓励百姓开垦荒田。”
“待到三川拿下,再施展些手段,抓些世家豪强树立典型,但又不把他们全部得罪死。”
“如此隐忍几年,待天下大定,再动手也不迟”
李阳春这话说的符合刘继隆心意,但时局在此,他要做的不仅仅是抓些典型,而是可以利用李肇等投降他的世家,打击那些支持朝廷的世家,并收归他们的土地来均分百姓。
这些世家豪强,刘继隆也不准备尽数杀死,而是另有用处。
他提笔在书册上书写,嘴里说道:“自夏商至如今,历朝历代都善于迁徙贵族、世家、豪强至边疆之地,为朝廷开疆拓土。”
“周天子分封,秦汉强迁豪强至岭南、河西、汉四郡亦是此理。”
“以豪强迁徙,虽然能迅速为朝廷在边疆站稳脚跟,但这些豪强也通常会隐匿人口。”
“朝廷后续迁徙而去的人口,大多都被这群人渐渐隐匿起来。”
“因此要迁徙这些豪强,不仅要讲方法,还需要手段。”
迁徙世家豪强,可以帮助朝廷稳定地方,但也容易在后续人口迁徙中,促成大家统治一地,甚至百姓只知家主而不知皇帝的局面。
为了防止世家豪强割据,所以迁徙的地方必须要容易讨平,不至于尾大不掉。
隋唐两代迁徙黔中的世家豪强并不少,但由于缺乏汉人,他们都被同化为夷了。
饶是如此,他们却依旧能占据地方,割据自治。
元明两朝的黔中四大土司中,播州杨氏和思州田氏就是隋唐两代扎根黔中,却被夷化的土司。
他们给黔中道的蛮人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却最后被同化,自己还割据地方。
这种错误,刘继隆可不会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