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康收取过路费,商人只能提高价格,卖到吐蕃的商品也就更贵了。
丝绸瓷器还没有什么,但茶叶和粮食却与奴隶能否活下来息息相关。
这场起义只是开始,随着后续气候变化,加上中原混战导致粮食价格越来越高,吐蕃高原上的奴隶起义还会越来越频繁。
在历史上,奴隶起义虽然被贵族们联手镇压下去了,但原本强盛的吐蕃王朝也陷入了一千多年的分裂。
宋代虽然占据了青塘地区,却又很快丢失。
元明清,虽然在名义上控制了吐蕃高原,但实际上也只能影响安多、康巴和卫藏东部罢了。
不管是元代的吐蕃总管,亦或者是明代的僧官大宝法王,亦或者是清代的僧官,他们都只能控制喇萨四周,对山南和西边的地区则是完全管不了,甚至还需要不断请求中原王朝派兵帮忙。
喇萨那群僧人请求元明清三朝派兵平叛的频率,不知道的还以为除了喇萨,全在叛乱。
元明清三代面对这群僧人的求援,除了蒙古骑兵去的比较频繁外,其次就是清朝了。
不过乾隆年间平叛几次后,就连乾隆也感觉到了棘手,干脆把大军撤到了昌都,甚至裁撤了昌都的驻藏军队,缩减到了几百人的规模。
到了嘉庆年间,干脆什么都不管了,哪怕僧人们喊破嗓子也假装听不见。
至于明代,除了永乐年间还会出兵巡视,保障乌斯藏驿道通畅后,后续的宣德到弘治年间,基本处于不管不顾的状态。
等到万历年间,干脆授权给丽江木氏土司,让木氏土司率兵维持康区到喇萨的秩序。
一个云南的土司,带着两三千“木瓜兵”,就能维持大半个康区的秩序。
这要是被松赞干布知道,估计棺材板都挡不住他的咆哮声。
由此也能看出,从今往后,整个吐蕃高原将会进入何等式微的局面中。
不出意外,三百多万直属人口的吐蕃,将会在接下来几十年的大起义中死去最少三分之二的人口。
就是不知道有了尚摩鄢这股势力,吐蕃高原会进入怎样的局面了。
这般想着,刘继隆开口说道:“这几日平叛讨回不少钱粮,你们既然要走,便从府衙的仓库中提三十万石粮食走故桃关回去吧。”
“谢节帅赏赐!”听到刘继隆的话,没卢丹增和韦工啰碌连忙恭敬行礼。
此前刘继隆已经赏赐了他们二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