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决断”
段宗榜与赵诺眉的话不断刺激着祐世隆,他本以为能轻易拿下安南,结果却碰壁于蔡袭之手。
尽管他已经占据安南绝大部分地方,但交趾和罗平没有拿下来,等他撤军之后,蔡袭必然会夺回西道江南北两岸。
想到这里,他不免闭上了眼睛,仰头沉思,不断衡量利弊。
半盏茶后,祐世隆这才攥紧拳头开口道:“传令三军,待大雨停下便撤军”
“陛下英明!!”
段宗榜及赵诺眉果断向祐世隆献上马屁,而他们之所以没有建议祐世隆留兵继续包围蔡袭,也是因为他高骈麾下部将梁缵仍在岭西驻兵,随时可以南下。
梁缵率军击败蔡京,逼其自杀后,他立马收拢了岭西和桂管、容管的兵马,麾下足有四万之众。
面对如此局面,留兵太少起不到作用,留兵太多又无法给予北线战场最大支持。
两取其一,祐世隆他们只能放弃安南,转而选择黎州和戎州。
这不仅仅是因为大礼在黎州和戎州倾入太多心血,还包括了安南西境丢失,只要大礼控制好峰州,随时可以轻易攻入安南腹地。
在这样的局面下,祐世隆自然选择了先北后南。
几日后,大雨渐渐告歇,但由于此时还处于雨季,故此祐世隆急忙率军拔营撤回峰州,并驻兵三万于峰州、武峨州、福禄州等安南西境三州。
交趾、罗平之围得以解开,已经吃了多日冷饭的百姓连忙涌出城去,将能砍伐的树木尽数砍伐。
哪怕树木潮湿,他们也想办法剥树皮来烧火做饭。
月中,得知安南撤兵,梁缵出兵收复了安南东北部的瀼州与汤州,并派人传军令,告知蔡袭前来接管城池。
对于这样的做法,自然有人不解。
“高王,梁大郎传来书信,蔡袭已经重新派兵拿下瀼州和汤州了。”
“不过末将不明白,为何要将两州让给蔡袭,虽说两州人口不多,但毕竟是我军攻下的,就这样让给蔡袭,总觉不是滋味。”
蜀州衙门内,张璘向高骈询问着如此做法的原因,高骈背对他站在沙盘前,虽然平静,却多出几分凝重。
摆在他面前的是如今天下局势的沙盘,如今天下近三成为刘继隆所占,黄巢又占一成,而朝廷看似占据六成,但河朔占据半成,朝廷只能控制五成半的天下。
在这其中,又有不少藩镇阳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