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支箭矢朝他脸上射去,只要射中一支,他肯定活不了!”
“他射某胸口一箭,某要他一条命!”
张武正在说着,王建却看向刘继隆道:“殿下。”
“殿下。”张武闻言也回头看向了刘继隆,而刘继隆却道:
“张璘若是真的死了,高骈必然接受不了,日后你驻守西川,得注意着黔中的变化。”
“是!”张武颔首应下,随后刘继隆看向王建:
“待王思奉率兵把高淮和九千精骑换下来,你先与高淮率兵返回长安,某待来年二月再返回长安。”
“是!”王建不假思索应下,随后才询问道:“殿下,接下来我们是要打河东还是东畿?”
如今王建也论功拔擢为正四品的都尉了,他自然有资格询问刘继隆。
对此刘继隆摇摇头:“是否明年出兵,还得看看关内道与关中的情况如何。”
关中情况,关乎汉军能否出兵进击河东及河淮两道,倘若再度爆发蝗灾,那便是刘继隆想要出兵,也没有那么轻易就能出兵的。
今年北方大旱,关内道及京畿的秋收结果还未送到他面前,可见局面并没有那么好。
在他这么想的同时,高述也疾步匆匆的走入伤兵院内,对刘继隆作揖道:“殿下,诸道粮册送抵了!”
“说什么来什么。”
刘继隆与张武、王建说着,随后带着几人往正堂走去。
正堂站着起居郎罗隐等人,他们被刘继隆留在成都,并未参与前线战事。
不过汉军向来注重军碟军报,故此他们在成都也不妨碍记录刘继隆起居。
“殿下,这便是诸道秋收粮册。”
罗隐作揖为刘继隆示意桌案上的那几本文册,刘继隆见状坐到主位,将这些文册先后打开。
文册打开后,他的眉头不由微皱,可见局势并不太好。
“陇右收获田赋三百七十余万石,关内道收获一百八十五万石,京畿收获二百七十六万石。”
“剑南收获四百四十二万石,山南西道收获一百二十七万石。”
刘继隆坦然说出诸道收获田赋数量,诸如剑南道和山南西道等处都比去年秋收结果要高,而陇右依旧保持。
关内道和京畿的收获情况不如预估,但刘继隆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且不提北方大旱必然带来粮食减产,单说蝗灾导致京畿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