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的官员,恐怕会引起朝廷担心。”
“既然如此,不如以侍郎萧溝、员外郎陆龟蒙及韦庄三人为使,走河东陆路前往关东。”
面对罗隐的举荐,高进达微皱眉头:“这三人中,萧溝与韦庄都出身名门,陆龟蒙虽说世代簪缨,但终究不是名门,恐被轻视。”
“下官想要的,便是如此。”罗隐毫不掩饰道:
“陆龟蒙有大才,虽支持殿下,却也怀念盛唐,若是不让他被唐廷的官员轻视,他如何知晓殿下对他的恩惠有多沉重?”
“不止是陆龟蒙,下官以为,最好多派些出身贫寒、耕读传家的官员前往,让他们清楚我大汉与唐廷的区别!”
罗隐一句“我大汉”,瞬间便让高进达松动了。
他与崔恕不一样,更偏向李商隐的性格和政见,但即便如此,他们依旧希望刘继隆能以“汉室”身份来登基称帝,取代大唐。
若不是如此,他和李商隐也不会一个煽动陈靖崇去攻打汉阴县,一个去为刘继隆谱族谱了。
刘继隆不想是一回事,他们做不做是另一回事。
如今罗隐一口一个我大汉,如何能让高进达不欢喜?
不过对于罗隐,高进达还是暗中有些提防的。
如果不是罗隐的谏言,自家殿下恐怕已经在筹划攻打山南东道或河东道了,根本不会继续向唐廷服软。
罗隐的献策,可以说是为了大汉,但他更多是为了他自己。
高进达从不觉得“以貌论人”是好词,但罗隐现在的手段,搭配上他那略微丑陋的矮小外貌,高进达也不得不提防他。
“此事由你拟个奏表,若是没有问题,再由某转呈殿下。”
“是”罗隐恭敬应下,不等他起身,却又听到高进达继续道:
“起居郎的差事,你暂时不用做了,殿下提过你有功,故此拔擢为正五品上,门下省给事中。”
“下官遵令。”罗隐清楚,这看似是刘继隆的安排,实际上是高进达的安排。
正五品上的门下省给事中,虽然是门下省的核心官员之一,负责审核政令、监察政务、封驳诏书。
但与刘继隆随身的从六品起居郎相比,可以说是明升暗降。
罗隐有些失望,但一想到他家族之中从未出过正五品的官员,他还是恭恭敬敬的对高进达行了一礼。
“只要还在庙堂中,某便不必担心出不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