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礼结束,百官依照入班次序离开含元殿,刘继隆也返回了汉王府。
原本以为没什么事,但等他回到汉王府后不久,便见罗隐找上了他。
“殿下,临州传来消息,王式、郑畋、周宝等人愿意归顺朝廷。”
“想通了?还是在耍什么手段?”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刘继隆第一反应就是戒备,毕竟唐廷在这些唐臣心中地位还是很高的。
王式他们突然愿意归降,肯定是有所图谋。
“恐怕是听说殿下与朝廷和解,而朝廷迟迟未曾提及他们,故此有些着急。”
罗隐恭恭敬敬说着,同时补充道:“北司的杨公庆愿意出钱十万贯来赎买自己。”
“杨公庆?”刘继隆想起了他,不由神色一动,对罗隐询问道:
“汝以为,吾是否要招抚他们,释放杨公庆?”
罗隐闻言,心中不由得有些激动,但依旧佯装沉稳,小心谏言道:
“臣以为,王式、郑畋等人皆有大才,周宝虽然跋扈,但也可供殿下驱使。”
“杨公庆是北司神策军副使,臣听闻北司自西门季玄病故后,右神策军中尉高悬,想来不是齐元简等人没有安排,而是他们的安排,不能让左神策军和北司几个家族满意。”
“若是殿下能释放杨公庆,以杨公庆背后家族对北司的影响,他必然能坐上右神策军中尉。”
罗隐隐晦看了眼刘继隆,眼见刘继隆没有打断自己的意思,他壮着胆子继续说道:
“唐主多日不曾上朝,想必是身体出了些问题。”
“若是殿下信任,臣愿意带领杨公庆游览关中,说服他依仗殿下。”
让被俘的杨公庆放下间隙,依仗刘继隆,不得不说罗隐的想法很大胆。
“你有几成把握?”
刘继隆询问罗隐,而他则是胸有成竹道:“只要殿下愿意扶持杨公庆,臣最少有八成把握。”
“何解?”刘继隆好奇询问,罗隐便为他解释了起来。
晚唐背景下,北司中的许多家族实际上十分在意交好藩镇,必要时候引其为外援。
譬如杨玄阶、杨复恭、杨复光所代表的左神策军杨氏家族便与河中、河阳、忠武、宣武等镇交好,不少都将都受过他们家族恩惠。
杨公庆代表的右神策军杨氏家族虽然不如左杨,但也十分依仗藩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