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等待了起来,而高骈也在翌日向朝廷派出了使者。
“渤海郡王已经率军收复颍阳,如今正在收复伊阙、陆浑二县。”
“闻汉中郡王出兵拥立陛下,渤海郡王特意输送两千石粮食往登封而来,希望能保障陛下及朝臣衣食。”
登封县衙内,高骈派出的使者顾云正在向堂内大臣及李佾解释高骈作为,并时不时看向斛斯光。
斛斯光没有什么举动,仿佛一个局外人一般。
李佾见他不说话,只能看向路岩三人。
刘瞻见状,只能开口道:“渤海郡王忠心为国,朝廷已经感受到其心意。”
“今三贼作乱,若渤海郡王能收复伊阙关、大谷关,则朝廷可高枕无忧。”
刘瞻很想说让高骈靠近登封,但就高骈如今的举动来看,他显然不敢与刘继隆角逐。
既然如此,那朝廷就只能继续受制于刘继隆了。
想到这里,刘瞻黯然惆怅,而路岩及萧溝则是沉默不语。
“爱卿心意,朕已了解,只可惜国库空虚,无法为爱卿调拨钱粮。”
李佾说着些客套话,而顾云也恭恭敬敬的听着,时不时回答两句。
登封的情况,顾云已经看了个大概,显然是已经彻底被汉军所掌握。
因此在几番客套后,他便离开了登封,往颍阳折返而去。
在他走后不久,北边便有快马加急南下,杨复光果然联合陕虢李昌言,率军一万驻兵轩辕关以北。
只是由于张瑛率军进驻轩辕关,使得他们不敢轻动。
斛斯光得到消息后,当即便再度召集百官于衙门重开常议,对李佾作揖道:
“陛下,三贼南下入寇轩辕,眼下已经得到遏制。”
“臣建议调遣康使君及其麾下兵马攻打大谷关、伊阙关。”
斛斯光虽然不把康承训那两万多人放在眼里,但登封县内毕竟只有两千多汉军。
如果能趁此机会将康承训调走,那则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
“陛下,臣附议”
三相不敢表露违抗之心,只能硬着头皮附议。
“既然如此,那便调康使君率军前往收复大谷关吧。”
李佾无奈,他毕竟只有十四岁,所以在面对斛斯光这样的河陇厮杀出来的将领时,不免有些露怯。
只要路岩三人不敢反驳,他就不敢提出相左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