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淮南与徐泗又与刘继隆关系暧昧,待刘继隆讨平五镇,二镇恐怕转瞬间便要归附。
若是淮河以北尽属于他,那距离他三辞三让,又还能有多远,届时洛阳城内上百宗室又该是何种下场?
这些大臣忧心忡忡,其中也包括了身在汉营心在唐的郑畋。
“朕尚年幼,此事由汉王定夺吧”
李佾知道自己是傀儡,所以他在经过最开始的惶惶不可终日,渐渐认清现实,然后开始了现在及时行乐的日子。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毕竟自南北朝以来,许多皇室被推翻后屠戮,距离最近的前隋,虽然不至于灭绝,但也只剩下了杨政道这一脉。
杨政道能活下来,还是因为当时在位的是李世民,若是换做李渊,那杨政道的下场多半与杨侑差不到哪去。
隋唐起码沾亲带故,李世民也足够仁德,而刘继隆与大唐,不提他和李漼的恩怨,单说李忱几次针对刘继隆,就足够让刘继隆生出不少埋怨。
若是刘继隆将这些恩怨都算在自己头上,他恐怕也只有这两三年好日子了。
想到这里,李佾只觉得鼻头一酸,而殿上的刘继隆却没有这群人想的那么多。
眼见目的达到,他便恭敬行礼,随后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见他不开口,鸿胪寺卿的官员只能开始唱奏贺表,随后草草结束了这场大朝会。
刘继隆率先走出乾元殿,随后在高进达等人的拥簇下,往紫薇城外走去。
待他走后,百官也纷纷散班,各自返回衙门当差去了。
不过在这其中,身为宰相的刘瞻与萧溝却在门下省衙门中会面,二人忧心忡忡,先屏蔽了左右,然后才说道:
“刘牧之三月平定三镇,眼下又要对义昌、天平动手。”
“如此速度,恐怕在平定义昌和天平后不久,他便要对昭义和兖海动手,随后开始讨平河朔三镇,再举兵南下了”
刘瞻忧心忡忡说着,萧溝则是沉吟道:“以历朝历代先例来看,事情如此,即便刘牧之不愿称帝,也由不得他。”
“如今洛阳内外尽是刘继隆麾下兵马,我虽施展手段,却根本无法在城内插入钉子。”
“届时刘继隆若是统一北方,其麾下臣工必然会劝进。”
“大势所趋,你我难以阻挡,可太宗血脉,怎能绝嗣?”
“不若效仿杨妃之故,以帝女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