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式虽然被自己打得苦不堪言,却也不是斛斯光和陈靖崇能比的。
调王式东进,算是刘继隆为二人上的保险,毕竟朱温这厮可不是安分守己之辈。
刘继隆不相信这厮会在自己动兵后,老老实实的等待被包围。
“臣定不辱命”
王式心头微微感动,他毕竟是大唐旧臣,又年老体弱。
以汉军的素质,中原三镇的六万大军足够扫平许多藩镇,甚至连大礼、渤海、契丹、奚等强敌都能重创。
尽管他只能调动三镇之中东征的三万兵马,却也是刘继隆对他莫大的信任了。
“此事便由你定夺,即日出发滑州,腊月前务必东进,以雷霆之势扫平二镇,保障来年春耕不受影响。”
“是!”
刘继隆简单吩咐过后,便看向李商隐说道:“国子监治下官学教习、学子数量,如今有多少了?”
李商隐见刘继隆询问,便知道不需要避讳,故此躬身道:“陇右大学学子三万四千余名,小学学子八万四千余名,其余诸道学子七万八千余名。”
“关西教习,计二万六千四百五十七人。”
提及此处,李商隐不免继续作揖:“此事,臣正与与殿下商议。”
“诸道纸笔砚墨,均有朝廷提供,每岁耗钱二百四十余万贯。”
“臣以为,如今陇右百姓大多变得富庶,朝廷也官员充足,是否可废除纸笔砚墨待遇,不再提供饭食。”
“若是如此,朝廷可在山南东、河东及东畿之地办学,使十数万学子获得读书识字的机会。”
刘继隆集中钱粮,保证小部分人读书,为的是培养毫无背景的平民子弟来充当官吏。
当初陇右百废待举,所以刘继隆用丝绸之路的收益来养数万学子。
如今几年过去,陇右学子数量翻了许多倍,继续维持陇右学子这样高的待遇,显然有些不切实际。
朝廷岁入是有限的,陇右的资源多了,其它地方的资源就少。
李商隐宁愿废除陇右学子的高待遇,继而给予更多平民子弟学习的机会,也不愿意陇右一家独大。
对此,刘继隆没有直接同意,哪怕他知道李商隐说得对。
因为陇右的高待遇,本就是他默许的。
若是现在废除这些待遇,陇右出身的官吏肯定会纷纷奏表,甚至攻击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