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北上义昌、义武,钳制河朔三镇。
“臣领命”
高进达与李商隐恭敬应下,而这时却有校尉来到中堂门口作揖:“殿下,悟真大德求见。”
“请!”听到悟真到来,刘继隆就知道悟真大概是想通了。
悟真在吐蕃治河西时就常常跟随洪辩僧人前往喇萨,而洪辩僧人则是被吐蕃赞普授予过紫袈裟的高位僧人。
如果能以悟真作为人选去吐蕃传教,那对刘继隆来说必然有利。
以宗教来同化吐蕃人,再在政治、经济上扶持没卢丹增,这便是刘继隆对付吐蕃的手段。
在他这么想的同时,悟真也带着两名年纪与刘继隆相差不大的僧人走入了堂内,对其作揖。
“僧人悟真,携弟子参见殿下”
“大德请起。”
刘继隆面带笑意抬手,随后在悟真及其弟子起身后说道:“大德考虑如何?”
“大德只需要坐镇河州,以弟子前往吐蕃传播佛法即可。”
他倒是想让悟真去传播佛法,但架不住悟真年事已高,送他去吐蕃无疑是送死。
“此事贫僧细细斟酌,既然是对朝廷和佛法有益,那贫僧自然无法推脱。”
“只是如今天下在册僧人十五万六千余,在朝廷治下便有六万八千多名僧尼。”
“若是以殿下要求,恐怕这六万多僧尼只会十不存一。”
悟真惊诧于中原僧尼数量,同时也担心经过刘继隆颁布政令导致中原佛法受损,不免劝解。
刘继隆闻言却摇头道:“若是连祠部的科考都无法通过,这样的僧尼又如何称得上大德?”
“此次科考便定在九月初十,由大德出具试卷,要求包含法华经、楞严经、金刚经等十二种经典。”
“十二种经典囊括十二张试卷,科考持续六日,每日考两张试卷,每张试卷以百分为标准。”
“因今年开考,故此只需考八百分以上者,皆可得到度牒。”
“往后每年只选拔科考前一千二百人发放度牒,其余僧尼若是无法通过科考,可前往吐蕃传播佛法,从沙弥一步步做起。”
“此外,寺僧所辖只包含寺庙,寺庙之外的土地尽数收归地方衙门所有。”
“前往吐蕃传播佛法的僧人,除了可以接受信徒供奉外,另可派人前往就近衙门,凭度牒领取与佛秩相关的钱粮俸禄。”
“